第306章 不咸山干饭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古一凡摆了摆手道:“林将误会了,钱财方面你不用操心,我只是想让你帮忙联系一下相关部门,帮助全国的孤儿院改善一下环境。至于孩子们的一些生活费用,我这里可以无偿承担。”
林将听闻后,激动的说道:“公子对华国的帮助,老头子我一直看在眼中,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协调,还请公子放心。”
古一凡点点头道:“那就麻烦林将了。”
林将摆了摆手道:“不麻烦,不麻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自当会尽全力。”
之后,大家闲聊了几句,古一凡询问了一下干饭盆的一些情况后便告辞了林将,带着苏映雪直接前往了不咸山的干饭盆。
干饭盆位于吉省不咸山山脉江源县境内,里面据说有九九八十一盆,大盆套小盆,盆盆相连、盆盆相接。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地像大西洋中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充满了神秘,走进“干饭盆”,罗盘、指南针都有可能失灵,使入访者迷路,进得去出不来。
根据林将提供的一些资料显示,在干饭盆里容易迷路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就连极少数对里面路径较为熟悉的当地人也经常迷路。令人不解的是,迷路的方式大致相同,即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迷途者走过的路线,是圆形或椭圆形,所以总也走不出去。
这倒是让古一凡有些诧异了,因为迷路最终走回原来的地方,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一种就让人有些毛骨悚然,那就是本身根本就没有移动,完全是自己的一种幻想。
曾有在干饭盆里的迷失者被救出来,事后回忆说,在里面判断方向,往往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法不一。有人推断,干饭盆可能是远古时代陨石群落下砸出来的坑凹形成的,由于古陨石本身形成强大的磁场,人进去受其作用,人体生物钟失衡,记忆混乱,所以容易迷失方向。奇怪的是,人们带的指南针到了这里,也会紊乱方向。
也有人认为,干饭盆内山高林茂,地形相似,人们越害怕心情越紧张,“心魔自生”,所以迷路。如果不为外物迷惑,就不容易迷路了。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干饭盆的小姑娘,无意中闯进这里采山菜,她心无杂念,一门心思边采边走,竟然顺利地横穿过干饭盆。
在古一凡看来,这些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太过牵强,或许只是为了增添了干饭盆的一些神秘感。
不过,林将提供的资料中还提到,有两伙人在“干饭盆”里发现了一个由几十个天然石柱组成的古怪“石阵”,石柱高有一两米到三四米不等,有粗有细有圆,还有六棱或八棱的。其中有两个八棱大石柱子形成一个神秘的“石门”。后来又有人去找“石阵”,却怎么也找不到地方了。这到底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史前人类或“外星人”的杰作?一些人都是众说纷纭。
不过这个石阵,倒是让古一凡想到了一些阵法的可能性。因为许多阵法都可以达到传闻中所遇到的情况。就比如之前的迷魂凼,那也是张道陵用来困住猫妖,从而布置的一个。
所以,古一凡对这干饭盆也是更加有了一些好奇感。
来到这个不咸山,苏映雪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了,而这种吸引并非单纯因为景色的原因,似乎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不咸山是中州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吉省东南部。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以其丰饶广袤、博大深厚、独特多样、悠久厚重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积淀而驰名天下。
不咸山自古以来就是华国的神圣领土,是华国十大名山之一。不咸山在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辽金已有不咸山之名。
而闻名世界的不咸山野山参,可是让古一凡好好的收获了一笔,因为在一些深山中,古一凡和苏映雪只需要放开神识感知,就可以探查到地下的野山参,这要比那些采参人方便太多太多。
江源到湾沟镇这一线区,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叫“干饭盆”。空口白牙说这三个字,大家也许会认为仅仅是一个标明的地界。但是即使是长久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时至如今都没有几人敢于涉足这块地界。
古一凡先是找一些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几十年前可能与苏映雪有关的事情,只是很可惜,就算一些老人,也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当地有一个传说,倒是引起了古一凡的注意。据说当年的扶桑鬼子终于日薄西山,全线溃败。在从忽汗水前线撤下的侵东军一部约三万人。犹然保持着对“大扶桑帝国皇帝陛下”死忠的决心。
第306章 不咸山干饭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