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睁开眼,回到母亲自杀前一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充足准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一韩三人圆满的结束了沪市旅游,回到革安。

    革安的一切照旧,小吃部在刘婶,张婶,李姨的操持下,没有任何变化。

    矿渣厂和工地也都很平稳的运行。

    时间进入八月末,高中开学了。

    林一韩背着书包,跟其他高一新生一起,走进了一中校园。

    他在五十一中一班的同学,有好几个都考上了一中,王月,苏德亮,龙丹丹,张晓丽……

    只不过他们都成了自己的学弟学妹,林一韩开学直升高二,这在一中校园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一中充分借鉴了五十一中的做法,把林一韩安排进了理科实验班,同样是给他找了一个学霸同学当同桌,同样是坐在第一座,同样安排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照顾他在学校期间的生活。

    林一韩进入高中后,一扫初中时的懒散,开始刻苦学习起来。

    不但如此,他还主动找到一中各科的名师,要求有偿补课。

    在80年代末,补课还不太普遍,就更别提有偿补课了。

    那些名师听到林一韩的请求后,都羞红了脸。

    “一韩小同学,以后有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补课就不用了。”

    在这个时代,知识分子谈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可是林一韩的理由很充分,“老师,我年纪小,又是直升高二,担心自己的基础不牢,所以请老师帮助补课,补课就必然会占用老师的私人时间,给一点报酬也是应该的。”

    反正林一韩也不管这些老师收不收钱,每次补课结束,他都会留下三元钱当做补课费。

    在一九八八年,一中的老师平均工资在四十元左右,一节课三块钱已经不算低了。

    直到1994年之前,高考一直都是文六理七的格局。理科考7门,共71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0分。

    林一韩除了成绩最好的英语和不需要补课的政治之外,其余的五科他全都请了一中的名师为他单独吃小灶。

    因为他要考的不是一般的大学,而是在全国都有名的沪市同济大学道桥专业。

    选择同济大学的道桥专业是林一韩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道桥专业是林一韩的老本行,重学一遍他会有很大的优势。

    其次,为了能够在九十年代初沪市的证券市场狠捞一把,他必须要选择一所沪市的大学。

    两者这么一交集,那么同济大学便脱颖而出。

    同济大学可不是他前世读的那所三流测量学院,那可是在全国能排进前列的著名大学,尤其是道桥专业,更是在国内名列前茅。

    即使林一韩有重生的优势,高中课程他可以学两遍,但是以目前的水平想要考进同济大学,基本上没有啥希望。

    所以他才会刻苦学习,主动补课。

    林一韩韩这么一转变学习态度,反倒把韩月娥给弄不会了。

    她是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儿子知道学习了,担忧的是儿子只有八岁,他小小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大的学习压力。

    ******

第136章 充足准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