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妈妈的绿皮火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谢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那是因为你爸能看透问题,不像我妈和邢护士她们只能看到问题,急三火四,高温高压……”

    “什么高温高压?”

    “我妈说过,高温高压下,石墨能变成金刚石,人也是一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不对不对,这种人造出来的金刚石都是当工业磨料用的,根本不值钱……”

    天气逐渐凉爽,墙上的日历一张张被撕掉,日子慢慢临近国庆节,家里吃饭时越来越沉默。万老师和关师傅谁也不肯提起二宁的婚期,只是在看电视时,两个人都特别关注《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

    国庆节的前几天,万老师背着老关偷偷去了一趟火车站,查看了所有客车到站时间——哪怕从铁城出发到达红旗厂,一路上也要穿过十几个山洞,新娘妆肯定会蒙上了一层烟灰——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她在候车室的角落里坐了半个下午,看着车站花坛里的花影先是两寸长,然后是三寸五寸,最后长到一尺,最后她从座位上怅然地站起来,没办法折中。

    国庆节这天终于来到,一早阳光明媚,嫁娶大吉。万老师早早把三丁从被窝里拽了起来。三丁揉着惺忪睡眼问,你俩想通了?几点参加婚礼啊?

    万老师说:参加个屁,是要你起来锁门!

    三丁发懵问:锁什么门?

    万老师说,今天咱家闭门谢客——你在外面把院门锁上,再从墙头跳进来。

    三丁总算听懂了,不高兴地问,那我今天也不能出去玩了?

    万老师说,当然不行!万一碰到熟人问你为啥不参加婚礼,该多尴尬。

    困恹恹的三丁将院门上了锁,打着哈欠爬上院墙翻进院子里。这一幕恰好被前楼的同学看见,同学隔空喊他:“关小丁,你咋爬墙呢?”

    “我愿意,你管不着!”

    “小偷才爬墙呢!”

    “闭上你的乌鸦嘴,有钱难买我愿意!”

    就这样,三口人在屋里静悄悄地过了一上午——万老师默默地织毛衣;三丁先是写作业,然后戴上耳机看动画片;关师傅则是跟自己下象棋,连着下了十局,赢输都是自己。期间有人来试敲了几下院门,然后拨拉拨拉锁头就走了,三个人也不做声。

    吃午饭时,三人也是默默无声。

    饭后,万老师准备睡个午觉,可躺下半天也没睡着,迷糊糊间总听见火车咣当声响,一个个担心恍惚盘旋在脑海里:二宁的化妆花了没有?火车上怎么换婚纱……她再也睡不着了,干脆睁开眼睛坐起,看了一眼沙发上的老关——老关正手拄腮帮子,像在沉思着什么。

    万老师问:“你想啥呢?”

    “我在想,再过三天她们俩回门,咱家要是再锁门,可就不好看了。”

    (三)

    二宁和大史的这天转场很顺利,下了火车就被迎亲队伍接到新房,众人欢闹了一会,又赶去厂招待所餐厅。婚礼主持人跳过了双方父母致辞环节,直接让领导上台讲话,先是六车间主任和理化室班长口吐莲花,然后是工会主席证婚祝贺——所有环节都自然衔接,不注意的人根本看不出问题。

    工会主席讲完话,下台就和蔡处长坐在主桌上。大史跑过来送了两瓶精装剑南春给他俩。工会主席推却不开只好收了,连夸大史礼数周全。蔡处长小声说,孩子是好孩子,只可惜女方父母还是老脑筋,嫌他没文凭。工会主席说,书念多了也没意思,搞原子弹的都赶不上卖茶叶蛋的。蔡处长说,文凭肯定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钥匙,可惜女方妈妈这点没看清。

    婚宴总计十桌,男女双方的朋友同事都到齐了,年轻人们叽叽咋咋甚是热闹,大宇和小蔡也跟着高兴。仪式临近结束前,蔡处长让大宇把大史喊来主桌,吩咐他说,你丈人丈母娘虽然没到位,但你是小辈一定要到位,三天后的回门不能差事儿。

    大史点头说,谢谢蔡叔提醒。

    蔡处长把剑南春一推说,我不咋喝酒,这瓶好酒你送给丈人,他爱喝酒,肯定喜欢。

    大史说,蔡叔您可千万别客气,不瞒您说,丈人那份我早就备好了。

    大宇在一旁也劝老蔡,爸,你就收着吧,大史的腰包比一般人鼓溜,不用从你这里节省。

    蔡处长呵呵一笑,好吧,那我就收了,看来还真是搞原子弹的赶不上卖茶叶蛋的。

    这晚的闹洞房,大史和二宁被各种游戏累惨了,小王最是来劲,作弄他俩先咬苹果,再摸鸡蛋,最后是扮猪八戒背媳妇。时间过了九点,这群屁股沉的朋友们又开始了卡拉ok——新房里的卡拉ok影碟机可是新鲜事物,大伙对着电视屏幕唱个没完,麦克风好似接力棒,传来传去不停。

    二宁跟大家欢笑了一会儿便没了精神,一是一整天折腾累的,二是心里还没跨过父母缺席这倒坎儿。大史揽着她的腰安慰,说亲爱的,结婚这辈子就一回,大喜的日子别想太多。二宁这才强打精神,跟大史合唱了一首《明明白白我的心》。

    待到朋友散去,笙箫停歇,时间已到深夜。二宁打着哈欠问大史,后天就要回门,咱俩可咋办呢?

    大史说,不用愁,我准备的礼品够厚。

    二宁说,我妈是精神万元户,根本不看礼物。

    大史说,那我就可劲儿给她戴高帽,专挑好听的说,保证哄开心。

    二宁摇头说,你不了解我妈,不一定能说到她心里去。

    大史为难说,要不,我不进屋,在院子外面等你?

    二宁接着摇头说,更不好,小家子气。

    “那可怎么办呢,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算了,啥也不想了,硬着头皮去吧,”二宁四仰八叉躺下说,“我妈毕竟是要脸的,左邻右舍都看着呢,总不至于把咱俩轰出门。”

    (四)

    婚礼后的第三天,养足了精神的二宁领着新姑爷大史回到第一家属区。他俩手里全是礼盒,心里全是忐忑。尤其是大史,离丈人家越近,他脚下就越慢,最后干脆停下来问二宁:“那天听大宇说,咱妈以前摔过不少暖瓶?”

    “五六个应该是有了。”二宁说。

    “整不好,今天还得多添一个。”大史额头冒出了汗。

    “没啥大不了,记得到时往旁边闪,别让开水烫着鞋。”

    “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史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新皮鞋,鼻尖坠下了一滴汗。

    好在这天的院门虚掩着没上锁,二宁深吸一口气推开门,只见院子里空荡荡,花草杂物依旧,只是不见了父母的自行车,真是怪了。她引着大史穿过小院走进屋里,屋里静悄悄的,唯有三丁一个人在写作业。

    大史赶紧递给小舅子一包喜糖。三丁也不客气,挑出酒芯糖,扒开铝箔就往嘴里放。

    “爸妈呢?”二宁问。

    “赶集去了。”三丁含着酒芯糖,口齿不清。

    “什么?!”

    “他俩去靠山屯赶集去了。”

    听到这里,大史才敢将屁股在椅子上坐实——眼前既没有预料中的冷落,更没有想象中的吵闹,甚至连个简单照面儿都没有——城门大开像是空城计,写作业的三丁像是弹琴的诸葛亮。大史觉得自己比司马懿还发懵。

    二宁也有点儿发懵,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她转了一圈大屋小屋,桌椅依旧,摆设依旧,只是墙上的挂钟换成了石英钟——从前当姑娘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她叹了口气,最后在弟弟对面坐下,打探问:“咱妈咱爸——这几天咋样?说啥没有?”

    “没说啥……”

    二宁怅然若失。

    “没说啥别的——就说这个留给你。”弟弟咽下糖块,这才把话说完整。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枚黄澄澄的金戒指递过来。

    “啥意思?”二宁接过戒指,心里不解。

    “妈妈临走前,说你肯定会来,让我把戒指交给你。”三丁说着又剥开一颗酒芯糖。

    “这是姥姥给妈妈的戒指,我见过。”二宁细细端详手心里的戒指,想起了多年前妈妈去城里找校长家,没送出去礼的物就是这只戒指。

    “对,妈说你和嫂子一人一个,让你们——传给后代。”

    “妈妈啊……”,二宁端着戒指忍不住哭了,眼泪“哗”地一下流出来,“不是我不听话……”

    大史的皮鞋湿了,溅在上面的,是二宁的大滴大滴眼泪。

第14章 谢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