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70年,我在偏远山村学种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云起公司成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没问题,姥爷”

    “好,那就一言为定,回去我就变卖房产,估计能买一套设备,算我支持外孙的”

    “谢谢姥爷,明天,我和您去县里找一下相关部门,看能不能先把公司执照办下来,就办合资企业,以您和爸爸的名义”

    “好。没想到,我的外孙让我大开眼界”姥爷说着,把目光转向高之林和彭英:

    “是你们俩教育得好啊”

    第二天,姥爷,高之林和高云起一起去了一趟县里。

    但是,相关人员说:

    “还没有接到相关政策,再等等吧”

    1979年悄然来临了,这一年,高云起十四岁。

    这一年的春节,姥姥姥爷没有回日本。

    农村的春节总是格外地热闹,有年味。

    高云起买了很多的鞭炮。一直从三十放到十五。

    夏明泽和夏天临走时,将钥匙交给了彭英。姥姥姥爷正好有地方住。

    没事的时候,高云起就和姥爷商量公司的事情。

    春节过后,传来两个消息。

    一个是s市原先的工厂来人传达了要给高之林落实政策的事情,不知为什么这个消息比前世来得早,记得前世,是在母亲去世后才火速办理的。

    来的工作人员传达了落实政策的方案:第一是为高之林补发这些年的工资,共计一万元;第二,高之林办理退休,每月发放退休金62元;第三,可以由高之林的儿子办理s市户口,并顶替高之林的工作。

    高之林去了一趟s市,办理了第一、二项方案的相关手续,以儿子年龄不够上班年龄为由拒绝了第三项方案。

    第二个消息是深圳将建设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对外招商引资政策相当宽松。不仅可以成立合资公司,还可以批地,另外还有税收上的优惠。

    当县里的工作人员将这个消息告诉高云起的时候,几乎第一时间,高云起就和姥爷、爸爸一起达成共识,南下深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

    这个渔村名叫罗芳村,而深圳河的那一边,和罗芳村隔河相望的是香港的罗芳村。

    那时,香港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是深圳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的多少倍,这就造成了深圳的罗芳村的村民向往香港罗芳村的生活。

    其实,人们很难想到的是,几十年以后,深圳的人均年收入将会远远高于香港的人均年收入呢?

    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高云起和司老师一起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深圳。

    来到深圳,姥爷指着河对岸的罗芳村,说:

    “20年前,我们就是从这里被小渔船送到河对岸的”

    高云起指着深圳特区到处飘扬的红旗,由衷地憧憬道:

    “以后,那里的人们会反过来向往深圳”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1979年3月18日,第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注册成功,并完成了第一个100万元注资,它的名字是“云起公司”,将来会是“云起集团”。

    他们以成本价格拿到了50亩工业用地。

第65章 云起公司成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