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70年,我在偏远山村学种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究竟谁才更像是老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父亲和炎元上午去收废品,一个城南,一个城北,颇有收获的是父亲,不仅收到一些废铜烂铁,还用100元收了一张清代画僧莲溪的《兰石图》。

    莲溪是清代一位有名的和尚,自幼爱好绘画,然家境贫困,只得以理发谋生,闲时仍苦练绘事,某日,他遇到一个顾客,此人乃时任安丰巡检的张百禄,张百禄看中莲溪,将之收为书童,在其文化氛围熏陶下,莲溪如鱼得水。后来,后听从张百禄建议削发为僧,之后便以画僧之名行世。

    据说莲溪画画时,落笔即成。

    而这幅《兰石图》更是价值非凡。山石以浓淡墨构成,山石的上面,是一簇簇生长旺盛的兰草,叶片或浓或淡,缥缈的禅意,石头的庄严,兰花的圣洁,尽在一纸间展现了出来。

    高之林将画轴卷好,交给高云起:

    “儿子,和你那些宝贝放一块吧”

    “爸,你怎么知道我还有宝贝?”

    爸爸没有说话,看了一眼炎元。

    炎元立刻说:

    “不是我,我什么也没说”

    “不是你才怪”

    看到从门口跑进来的丸子,炎元立刻去逗丸子去了。

    “丸子,丸子,你去哪了?”

    高云起把画轴拿进自己的屋子里,收进了空间。

    还是空间里比较保险,虽然还没有想好怎么跟爸爸解释这些宝贝的去向。但即是交给我保管,就不要操心我放在哪里了好吗?

    厨房的改造工程已经在挖地基了,为了不影响厨房的使用,林方源提前一个小时就收工了。

    午饭做得很简单,稀饭,猪肉馅饼。馅饼的两面都是焦黄的,脆脆的,咬一口就流油的那种。

    午饭过后,“私塾”的学习正式开始了。

    和所有老师讲课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是,司叔叔的课程诙谐,风趣,幽默,虽然这三个形容词的词义差不太多,我还是愿意这三个词都加上,以彰显司叔叔,不,现在应该是司老师才对。因为,上司老师的课太轻松了。

    首先,在学校上课时,那都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就算是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也一定是只有老师教授的一种答案。所以,上课不说话的就是好学生。

    而在司老师的课上,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话,你完全可以畅所欲言,完全不用担心自己说的不对,因为,在司老师的课上不仅允许你有不同的答案,还鼓励你有不同的见解,哪怕你的见解是多么幼稚,多么不堪一击。好,那就大家一起讨论,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一定是让你心服口服。

    天啊,司老师的课,如果放弃了年龄的差距,你一定看不出,究竟谁才更像是老师。也许,是谁都不是老师,只是一些有着共同志向的人在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高云起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

    像极了《黄帝内经》,完全分不出是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如《黄帝内经》开篇这样写道:

    (黄帝)乃问于天师①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简单解释就是,黄帝问岐伯:古代的人能活百岁,现在的人只活半百,是时代使然,还是因为不懂养生呢?岐伯说:古代的人懂道,饮食有度,起居有规律,所以能活百岁;而现在的人生活无度,醉酒、恣情,所以只活半百。

    这完全是在探讨问题吗?

第25章 究竟谁才更像是老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