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 还~行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论是太祖高皇帝、孝惠皇帝,还是后来的吕太后、太宗皇帝,亦或是先孝景皇帝、当今刘荣。

    准确的说,但凡是个脑子没病的汉天子,就不可能对鲁儒之流有好脸色。

    ——从‘鲁儒之流这个措辞和形容方式,也不难发现这一点。

    若是用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来作为区分儒家各流派的标准,那鲁儒之流,便大致是指那些治《礼》,《春秋谷梁传》,并无比坚定的为豪强、贵族站台的保守派、顽固派。

    他们甚至提倡恢复井田制和奴隶制!

    只能说这些人,已经保守到连儒家内部的其他流派,都有些不待见的地步了。

    井田制?

    奴隶制?

    开什么玩笑……

    与鲁儒之流,对陵邑之制全盘否定的态度截然相反的,便是儒家内部最激进的鹰派,公羊派。

    这一流派,治的同样是《春秋》,却是和谷梁截然相反,甚至针锋相对的《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

    若是让这个流派的士子,答这道关于陵邑之制的题,那最终的答案,大概率会让刘荣喜笑颜开。

    他们会说:陵邑之制就是正确的,一目了然!

    那些豪强为富不仁,活该被强制迁徙!

    什么地方官员敲骨吸髓——没把这些败类豆沙了,已经是这些官员严重渎职了!

    只能说,激进派、鹰派的画风扑面而来,味道极正。

    而这——鲁儒的‘完全反对,和公羊儒的‘完全支持,显然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

    绝大多数儒生,尤其是年轻儒生,其实都是在这两个区间之内。

    有的偏反对、偏鲁儒一点,有的偏支持,偏公羊一点。

    只是无论如何,都很少会有儒生,像鲁儒那般完全反对陵邑之制,以至于违背如今汉室最基本的政治正确;

    也不会像公羊那般完全支持,以至于完全背叛了儒家的基本盘,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屁股决定脑袋。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今汉室在任用儒家出身的官员时,就不得不去判断:这个人,到底是偏鲁儒一些,还是偏公羊一些。

    偏公羊,那没说的,儒家出身为此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就能降到最低。

    若偏鲁儒、偏谷梁,那就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个人,值不值得去挽救、去花时间精力拉回正道上了……

    在过去这几十年,几乎每一个‘偏鲁儒、谷梁,爱豪强更甚于爱国家的儒生,都被挡在了汉室政治权利核心外。

    每一个‘偏公羊,爱国家更甚于爱本门学说的,也几乎都成为了垂名青史的人物。

    只是前者实在是如过江之鲫——实在太多,后者如凤毛麟角——实在太少。

    以至于,人们误以为过去这几十年,儒家一直都被排除在汉室‘可录用学说出身的名单当中。

    然而事实却是:儒家出身的士子,汉家并非完全不要。

    若不然,叔孙通怎么解释?

    贾长沙怎么解释?

    儒皮法骨的晁错、外戚大儒窦婴,以及此番入朝应考的公孙弘、倪宽,又如何解释?

    不过是‘符合要求的人太少,以至于都被忽略不计了,才让大家生出‘汉家没有儒官的错觉而已。

    就拿今日的倪宽举例。

    ——能说出一句‘陵邑之制是对的,这就已经合格了,已经可以判定为‘不鲁儒‘不谷梁了;

    只是后面那句:在迁徙过程中,让豪强被地方贪官污吏欺负~

    怎么说呢;

    也不能说屁股歪,就是有点天真。

    在刘荣看来,倪宽认知中的‘豪强,或许依旧是同门师兄弟、师叔伯所描述的那样:躬耕传家,友爱乡邻,助贫扶弱的。

    这样的人,在被强制迁移过程中,被贪官污吏敲骨吸髓,那当然是值得倪宽同刘荣‘告上一状的。

    但这样的人——如此仁善的豪强,存在吗?

    刘荣的答案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不可能存在!

    道理很简单: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在这个时代,一个善良的人,别说是发家致富成为‘豪强了;

    就算是去把家里老母鸡生的蛋拿去卖,都不一定能卖的上市场价。

    所以说白了,在这个时代,除了那些生来就有的贵族外,对其他的‘普通人而言,有钱,和有德,几乎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两个特指。

    ——豪商必奸诈;

    ——豪强必酷戾;

    这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所以刘荣才会说:倪宽太年纪,眼界不够宽,不明白人间险恶;

    而不是说:倪宽屁股歪,为豪强站台,纯粹是鲁儒之流……

    总的来说,对于倪宽,刘荣也还算满意。

    慢慢培养就是了。

    在官场——尤其是在长安官场,刘荣相信倪宽‘懂事儿的速度,会超乎所有人想象。

    尤其是倪宽从过去,堪称洁白无瑕的‘干净生活,一下跌入长安朝堂这个比乌鸦还黑的大染缸;

    刘荣相信,倪宽不会让自己失望。

    再往下,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酷吏王温舒,确实有够‘酷;

    若是读几年法家典籍,必定又是个能止小儿夜啼的恶魔。

    ——纵横家的独苗主父偃,也确实符合世人对纵横家的刻板印象:心眼极小、极其记仇。

    这样一个人,刘荣也不打算将其往其他方向培养——就做纵横家祖传的本职工作:外交。

    比如接见一下匈奴使团啊~

    亦或是出使南越,和南越王太后联络联络感情之类……

    咳,咳咳……

    还有弓高侯庶孙,汉武大帝历史上的‘宠妃韩嫣。

    却是有些出乎刘荣的预料。

    什么宠妃?

    分明是个雄姿勃发,身形伟岸,相貌俊美的少年郎!

    甚至都不用拿原本的历史时间线来做对照,刘荣就能一眼看出来:这妥妥就是个将军胚子!

    还是那种长得贼帅,并不粗狂的将军!!!

    只能说,太史公手里的笔,那绝对是有点说法的。

    谁让太史公的‘命脉,就是断在这位汉武大帝手中呢?

    仅仅只是捕风捉影、若有似无的侧面描述,而非直接写一句‘某年某月某日,帝幸韩嫣;

    太史公的脾气,已经可以算作是史诗级软柿子了……

第432章 还~行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