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一章:又是一个丰收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些农作物的收藏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便于明年的推广,所以苏长生决定统一收藏起来。

    这些新型农作物,有一些土地,是苏长生自己的土地。

    有一些是他和其他村庄的百姓合作种植。

    租种苏长生土地的百姓,只需要给他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剩下的便是自己的。

    苏长生的这个租赁价格,其实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

    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这些种植的百姓,在缴纳三成的租子之后,剩下的粮食,便全都是自己的了。

    不过苏长生和他们签订过合作种植合同。

    他们种植的新型农作物,苏长生全部回收。

    回收的价格,不低于市场小麦的价格。

    当时这些农户,还担心新型农作物产量太低。

    当时苏长生还给过他们最低保障,那就是回收的数量,绝对不低于小麦的平均亩产量。

    如果低了话,苏长生会补齐差价。

    签订了这种契约之后,他们才敢种植新型农作物。

    如果没有这个契约的话,还真没几个人敢种植新型农作物的。

    而现在丰收了,苏长生也没有亏待他们,收购的价格,直接是以每斤五文钱的价格进行回收的。

    这个价格,已经超出小麦价格的几倍。

    并且这产量可是太高了啊。

    当然了,五文钱一斤的价格,只是地瓜和土豆的回收价格。

    至于玉米和花生,回收价格是十文钱一斤。

    这样一来,即便玉米和花生的产量,还要比小麦低了一些。

    但是综合起来,他们还是能够赚很多的。

    而每一家农户,这四种农作物,都有种植。

    这么算起来的话,他们每一家都赚翻了。

    收获之后不久,他们每一家都收到了钱。

    每一家最少都能收入十万钱。

    种的多的人家,收入只会更多。

    这一次种植,便让他们赚翻了。

    这边才刚刚收获,钱才刚拿到手里,他们便迫不及待得来到武城村。

    要求明年继续种植新型农作物。

    不过,家家户户都愿意种植地瓜和土豆,而不愿意种植花生和玉米。

    这种状况,让苏长生皱起眉头。

    这样可不行啊,地瓜和土豆固然高产。

    但是一旦这样,就没人愿意种植花生和玉米了。

    想了想,苏长生直接传下命令,明年如果想要种植地瓜和土豆的话,降价会降低到两文五钱一斤。

    而花生和玉米的价格,仍然是十文钱一斤。

    这样一来,一斤花生和玉米的价格,就是地瓜和土豆的四倍。

    而地瓜和玉米的亩产量,差不多也是花生和玉米的四倍。

    这样的话,每亩地的收入,差不多都持平了。

    听到明年的价格居然开始减半,许多百姓都心生不满。

    但是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并不敢说出口来。

    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这些新型农作物的价格,绝对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价格的。

    但是他们也没想到降的这么快,到明年,价格直接下降到了一半啊。
第五百一十一章:又是一个丰收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