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70年代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火机和和一张纸,上面倒了一些油,帮助燃烧。
大概四五十分钟,兔子终于烤好了,夭月在上面撒上调味料,就开吃了。
味道还不错,肉质鲜嫩,美味可口,夭月身体很久没吃饭了,不能吃太多,勉强吃了四分之一,剩下的都给小糯了。
补充好体力,夭月就慢悠悠下山了。边走边想,自己怎么赚钱,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卖。
神识进入空间戒指,看到有几粮仓的面粉,一下开心了,又让小糯查看仓库,将可以在这个世界卖的东西全部整理出来,移进空间戒指。
回到家里后,发现家里没人,应该都去上工了。
原主的记忆中,父母和爷爷都很喜欢哥哥,哥哥只需要上学,其他什么活都不用干,自己和两个姐姐,需要做很多活,原本每个家庭的男子是家里的顶梁柱。
但这个家不一样,他们三姐妹才是顶梁柱,爷爷好吃懒做,就算上工,也是偷懒,自己的父亲是队长,几乎不着家,母亲重男轻女,一心都在哥哥身上。
使劲的压榨他们三姐妹,而最小的妹妹,脑子灵活,哄得母亲开心,还经常搞小动作,偷懒不干活。
喝了几口水,想着要不要离开这个家,但想到那个奶奶对原主不错,一年后,奶奶就因病去世了,这个唯一对原主好的人,她就勉为其难,帮她尽尽孝。
看了一下时间,这个点要去上学,在这里,早上5点上学,9点放学回家吃早饭;然后10点半上学,中午14点放学回家吃午饭;最后15点半上学,19点放学,这是全日制。
当时还有落后一些的地方,是半日制,早上九点上学,中午两点放学,之后就不再去了。
当时的孩子都是10岁才开始上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没有六年级;初中两年,初一和初二;高中两年,高一和高二,一共九年。
原主现在是五年级,她的父亲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让五个孩子都上学了。
来到学校,正好是课间活动,凭记忆找到原主的桌子,左边是一二三年级,右边是四五年级。
教室非常的简陋,还漏风,这要是下起雨来,估计就变成免费洗澡堂了。
老师讲的东西,夭月自然都知道,她计算着要赶快赚钱,奶奶走后,就离开搬出来住,否则就那样的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小命呜呼了。
放学后,夭月没有回家,往常原主放学后,吃了饭就要去干活,夭月可不想累坏自己,走到偏僻处,让小糯放风,从空间戒指里拿出一块面包,一盒牛奶。
要在最快的时间养好身子,之后再去卖东西。
直到十九点放学,夭月才回家,一进门,就见爷爷骂骂咧咧的,看到夭月进来,又要去打,夭月立即跑了。
跑上山,又让小糯去找吃的,这次,小糯找到了一只野鸡,帮夭月拔干净毛后,递了过去,自己就又跑进林中,去填饱自己肚子,虽然它可以不吃,但是口腹之欲,实在是诱惑颇深。
直到小糯告诉她,爷爷睡着了,她这才下山回家,这里的人们都睡在炕上,就是用砖块垒一个70cm左右高度的,睡觉的地方,一般要比现在人睡的床大很多,因为那时候家里人口比较多。
夭月的家里有两个炕,爷爷奶奶的房间一个,父母的房间一个,他们五个孩子是和父母一起睡在一个炕上,必须颠倒着睡,一顺子是睡不下的。
小糯问:“为什么不多垒几个炕?”
夭月查找了一下记忆,说道:“没有东西烧,这个时代,人们做饭,烧炕,都要用柴禾,比如玉米杆,麦草,树叶等,他们恨不得把地皮薅下来烧了。饭要天天吃,可以烧的东西却不一定天天有。”
夭月轻手轻脚的上去,现在是二月份,天还很冷,要早点睡,明天不上学,还要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
生产队【摘自文献可跳过】
作为一种组织,具体存在的时间为1958年至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人民公社解体,绝大多数地区按照生产队辖域直接过渡到村民小组。
由于农民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家庭副业开始蓬勃发展,主要为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出现各种“农村专业户”的萌芽;由于农民开始享有对劳动的支配权,壮年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建筑包头”由此慢慢出现。
劳动效率的大大提高导致大量劳动力的过剩,农民自由务工,开始涌入城市寻找生活出路,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农民工”,当时主要集中在建筑业。
……
第二天天刚亮,夭月就被大姐叫醒,几人先后起床,开始干活,二月份的活主要就是用架子车拉粪,挖羊圈,牛圈,猪圈等。
夭月还是第一次有了临阵脱逃的想法,气味实在太大了,让小糯帮她屏蔽了嗅觉,一连两天都是这样的活,夭月很是郁闷,好在明天就上学了。
一大早被大姐二姐叫起来,三人出去扫树叶,要是去晚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早起的鸟儿有柴烧。
干完活,吃了一个馒头,夭月就和二姐去上学了,二姐在县城上初中,大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但是依旧要干活,直到结婚离开的那一天。
今天要写大字(就是书法,大字是大楷,小子是小楷),夭月将老师要求的写完,老师看了以后,她换了小凯笔,在大字的间隙写上小子,把里面的空隙填满,不能浪费,老师是要检查的。
那个时候太穷了,都是在写完的,普通的作业本上写毛笔字的。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夭月没有急着回去,依旧上山给自己加餐去了,因为平时能吃饱肚子就很不容易了,至于肉,只有过年的时候,生产队杀猪,每家能分那么一点肉。
然而每家的人都很多,能分到各自嘴里的,也就能回忆一下,原来肉味是这样的。
在山上吃饱喝足了,才慢腾腾的回家,再过段时间,大姐的婚期就要到了,这天,母亲带着大姐去供销社买布,要做结婚穿的衣服。
每到过年的时候,生产队会发放各种的票,农村的发放:每人一斤花证(俗称花托,购买棉花用);一家一丈布票,一家两斤糖票。
第29章 70年代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