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兵仙皇弟你惹不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奖励到账,定爵荐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嘿嘿~~

    嬴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真龙丹上了,以至于都没听到朝堂上大臣们的议论声。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嬴政和众臣已经将嬴敖打下来的疆域新立一郡,名曰“东郡”;

    以平阳城守张苍,出任东郡太守。

    由于平阳城是秦国旧都,性质特殊,级别较高;

    而且张苍又是接连三年政绩考核为“上上”,本就该升官了。

    这下把他调去东郡当太守,虽然在权力范围上扩大了许多倍,但是在理论上只能算是官升半级。

    即便是非常想安插自己人去当东郡太守的吕不韦和昌平君,也对这个安排说不出异议。

    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的是关于嬴敖的封赏

    钱粮布匹不必多说,也没人在这些东西上给嬴敖使绊子。

    爵位也已经定下了,嬴敖爵升三级,位列第十三级爵位“中更”;

    这个倒是有人想使绊子,但是嬴敖的军功是实打实的,依此大胜,升到第十三级爵属于正常封赏,想使绊子也没地方下脚。

    最后,也就是大家争议的焦点,就是关于官职的封赏。

    武将系的是使足了劲儿地往高了捧,吕不韦和昌平君就卯足了劲儿地往低了压,反正能拖几年算几年;

    双方你来我往,唾沫星子满天飞,说到底还是文臣吃亏;

    虽然他们更能喷,但是人家武将身手敏捷,人家会躲。

    喷来喷去,反倒是文臣们都被喷了一身。

    嬴政端坐高台,语气平静道: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寡人倒是想听听平阳君自己的意见。”

    正喷人喷得不亦乐乎的文臣武将们顿时偃旗息鼓,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嬴敖的身上。

    嬴敖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嬴政的意思,略一思索便拱手道:

    “启禀王兄,臣弟昔年在齐国浑浑噩噩,浪荡度日,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担任一城守将已是劳心劳力;

    臣弟恳请大王允准,官职不做变动,也给臣弟些时日,在家读读书学学文,若能学有所成,王兄再行封赏不迟。”

    吕不韦和昌平君一听,暗道这小子糊弄鬼呢?

    五万大军都带的游刃有余,现在在这儿说一城守将当着都觉得累?

    谦虚也不是这么个谦虚法啊?!还要脸不要啊?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嬴敖在退步,目的嘛······

    果然,嬴敖又继续说道:“不过平阳城守张苍与我相善,突然调走,臣弟怕各项事务运转不畅,贻误国家大事;

    臣弟偶然听闻五大夫(第九级爵)王绾性格沉稳有度,不若让其接任平阳城守一职?

    臣弟又听闻少府所属,有‘都水长一职空缺;

    臣弟倒是认识一位青年才俊,为人才学广博,做事果断勇毅、稳妥可靠,名唤冯去疾,或可胜任此职。”

    吕不韦和昌平君闻言目光一闪,来了来了,这就是嬴敖的目的······

    (ps:都水长,秦汉官职名,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主修护水利设施,或收取渔税。)

    (ps:王绾,秦国丞相。

    秦朝统一后曾提议在偏远地区实行分封制,以保持国家稳定,但未被始皇帝采纳;

    曾和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为秦始皇商议称号,他们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好,所以,给秦始皇定的称号是“泰皇”,又未被始皇帝采纳;

    王绾做丞相的过程中,没有很明显的成绩,但他也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pps:冯去疾,秦朝时任右丞相。

    当时,李斯做的是左丞相,秦代尊右,冯去疾在名义上尊于李斯。

    后因劝谏秦二世而获罪,身为右丞相的冯去疾和将军冯劫在被捕前商量说:“将相不受辱”,即将军和丞相是不能被人侮辱的。

    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自杀了。

    根据汉书冯奉世传,冯去疾和冯劫都是冯亭(献上党导致长平之战)的后代,冯唐、冯奉世的先辈。

    但史书并未明确提及冯去疾与冯劫的关系,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大多说法是二人为父子关系,也有部分说法说二人为兄弟关系;

    最终搜到湖北省某冯姓家谱中提到“···冯去疾···率其子冯劫···”的字样,那我就默认他两是父子关系了哦。)

第72章 奖励到账,定爵荐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