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狂野年代:老司机要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54章 周阿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混喝了。

    “现在你就去定海找阿昆,如果他不愿意,你再去问问其他人……总共1万块钱,你给他们多少我不管,只要把事情给我办好。”

    一听这话,卢三毛心里就怦怦跳。

    1万块,自己少说也能赚1、2000,搞得好了,赚3、4000也有可能!

    不就是威胁一下那个外乡佬嘛,他就不相信这么多钱拿出来,那些弄堂模子会不眼红。

    不过,卢三毛再兴奋,也知道这事情必须得找个“大哥”出面才办得得成。

    接了这个差事,又找杨志豪要了100块钱活动经费,卢三毛也豪奢了一把,打了个车便直奔定海路的449弄。

    从20世纪初开始,定海桥区域因为靠江便利运输,一直是申城乃至华国工业的一块重地。

    发电厂、造船厂,纺织厂、食品厂,纷纷在这里落地生根。各个工厂的工人聚集于此,形成大规模的生活片区。

    不同于徐会、老卢湾的小资人文弄堂,定海的弄堂,充满了粗犷和豪爽。

    定海路449弄,也与三湾一弄、虹镇老街等地一起,成了上海有名的“流氓窟”。

    这儿所说的“流氓”并不是指贬义上的流氓,而是指一些出身贫寒的“能人”。

    7、80年代恰逢时世动荡,不少年轻人过早辍学之后,便走入了社会。

    而这一批人,往往就成了讲义气、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江湖人士。

    而且,他们不像老一辈的江湖人那么固执,懂得如何跟人打交道,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底层生活哲学。

    而杨志豪和卢三毛口中所说的阿昆,就是众多定海路弄堂模子中的一个。

    不同的是,阿昆不是以能干出名,而是以能打闻名。

    工人后代,从小干的是苦力活,筋骨锻炼出来了,有的是力气。

    再加上他那一股“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的心气,就算是鼻青脸肿,手脚都被折断也不退缩的豪气和胆气,才在定海闯下赫赫名头。

    按卢三毛的想法,只要阿昆肯出面,这件事情基本就算是没问题了。

    在申城,在定海,谁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周阿昆?

    不给阿昆哥的面子,就别想在申城混得下去。

    可卢三毛也知道,敲诈勒索这样的事情,以周阿昆的脾性,多半是不会干的。

    果然,卢三毛的询问,引得周阿昆一阵嘲笑:

    “青皮蛋也够不要脸的,人家不愿意买,他就想找人来黑吃?打桩模子,终归是上不了台面。”

    如果是杨志豪在做小瘪三的时候干出这样的事情,还不会惹人笑话,偏偏他现在走了狗屎运发了大财,还想着用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德性,谁会把他看在眼里?

    暴发户表面上也是要脸的。

    “昆哥,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嘛,青皮蛋说了,只要昆哥肯出面摆平这件事,他愿意拿……8000块钱出来给兄弟们喝酒。”

    说着,卢三毛还伸出两个手指比了一个8的手势。

    “8000块很多么?”

    周阿昆冷笑一声,挥了挥手,“赶紧给老子滚,别在这儿碍着老子做生意。”

    周阿昆的生意,就是弄堂口的一个水果摊,一天能赚几十块钱。

第0154章 周阿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