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2:重生在老婆孩子落水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文物大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华夏的80年代中期,对制造企业而言,是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的甜头被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的提高,职工的工资都能达到每月50元。

    温饱解决以后,人们也想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一些享受。

    尤其是城市里,职工们抢着把各种产品从百货大楼搬到家里。

    现在是人们的需求空前高涨,而国内的生产能力却十分不足。

    农村小青年结婚都实行“三转一响”了,城市里更是把价格高昂的电冰箱定为家庭必备电器。

    每每谁家买回了电冰箱,那是要放在家里最显耀的位置。

    然后请邻里邻居的人都过来看看,电冰箱的那个声音,没有会觉得是噪音,和听流行歌曲一样,让人舒服。

    可以说,任何家用电器,只要有厂家生产出来,那就不愁卖掉。

    琴岛电冰箱总厂被叶不凡收购以后,张瑞带领所有员工,在新成立的树叶电冰箱厂挥汗如雨。

    上千万的巨资投入,得国利勃海海洱的技术及生产线引进回来。

    一台台树叶电冰箱从生产车间出来,全厂职工都知道,自己的厂子这次是活了。

    不会像以前那样,上边调来一个厂长,就跑一个,几个月的时间就连续换了3个厂长。

    可是建厂初期,张瑞注重的是能不能造出电冰箱,忽视了产品质量。

    这次经叶不凡提醒,张瑞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光能做出来不行,还要保证质量。

    在厂长办公室里,张瑞提出了要砸劣质电冰箱的想法。

    生产科长坚决反对,其他中层领导也颇有微词,这都在张瑞的预料之中。

    不光是电冰箱,包括洗衣机、电视等等,当时都是有规定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大致分为合格品、二等品、等外品。

    等外品就是为了说起来好听一些,实际上就是残次品,不合格的产品。

    但是在这商品紧缺的年代,对于消费者来说,质量差一点也没啥关系,也比没有强,只要能用就好。

    很多厂子更是把等外品作为福利,低价销售给厂内职工。

    厂子里的产品没剩下,职工们也得到了实惠,两全其美的事情。

    让张瑞没想到的是,叶不凡这里会不费一丝气力,直接同意自己的想法。

    本以为还要做很多劝说工作呢,现在看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大老板都点了头,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张瑞一声令下,全场检查电冰箱质量。

    找出来的残次品,要详细记录,这台冰箱是哪里出了问题。

    要查到这台冰箱是哪个职工的责任,如果互相推脱,找不到责任人,那就把班组负责人名字写上。

    然后把检查出来的残次品聚集到一起,统一砸掉。

    而且,张瑞规定,这台冰箱是谁造成的问题,那么就让谁亲手把这个冰箱砸掉。

    起初,下边的员工还不知道要砸冰箱,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检查。

    现在厂子里产能低,一共下线的才400多台电冰箱。

    可一通检查下来,发现有问题的冰箱却高达76台。

    叶不凡提前让张瑞去当地电视台和报社说明了情况。

  

第200章 文物大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