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2:重生在老婆孩子落水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琴岛张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不凡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赵大哥你还别说,好像真没有,看来以后得找时间旅旅游了。”

    “得,我可不跟你闲扯了,马上去处理加盟费的事儿。

    我算看出来了,你这次来魔都估计都是顺路,等着这笔加盟费才是真的。”

    赵显说完拿着记事本出去工作。

    “赵大哥,那我就走了,不用你送我。”

    叶不凡在后面喊道。

    “你想多了,爱哪去哪去,我可没时间送你。”

    赵显开了句玩笑。

    …………………………

    琴岛。

    又称胶澳。

    地处华夏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

    树木繁多,四季常青,风景宜人,是华夏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华夏道教发祥地。

    1955年,一些人凑到一起,有的人拿几十元,有的人出几百元,有的人没钱,拿的是生产资料。

    就这样,大家凑在一起,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起初由制作家用电吹风开始,步入华夏家电行业。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合作社在时代的洪流中更名叫做东风电机厂、日用电器厂、琴岛电冰箱总厂。

    一直到1984年,琴岛电冰箱总厂连换三任厂长,总亏损达到147万元,厂子濒临倒闭,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叶不凡知道,自己再不来,一个传奇人物就要登上琴岛电冰箱总厂,日后改名叫海洱的历史舞台了,他就是张瑞。

    离开魔都,叶不凡北上,直奔琴岛,一路风尘仆仆赶到琴岛家电公司。

    此时的张瑞还在琴岛家电公司任副经理。

    对,没错!

    叶不凡就是直接来找他,就是明目张胆的前来截胡!

    对于张瑞,叶不凡可是太了解了,夸张点说都知道他的上下3代。

    1938年,在渤海之滨的来州,有一个叫朱马村的村子,农民家庭的张维一家日子过不下去了。

    由于东瀛的侵略,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老汉张维便让孩子们走了前人的老路——闯关东。

    老汉张维一共有五个儿子,老五因为太小留在家里,其余四个孩子陆续都渡海去了东北。

    1940年,十三四岁的老四张科,在大哥的带领下渡过渤海海峡,来到东北的旅大市。

    到了这里,张科寄人篱下,在裁缝店里当学徒,最起码饿不死了。

    到了1945年,东瀛无条件投降,家乡来州回到华夏主权之下。

    老四张科回到家乡,可来州地方太小了,从旅大这种大城市学来的裁缝技术,在来州这种小农村根本派不上用场。

    为了生活,老四张科又去了琴岛,在那里成为一名服装厂工人。

    辛苦工作了两年,经人介绍,张科与纺纱厂里的一名女工结婚。

    婚后两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叫张瑞。

    张瑞从小就聪明绝顶,上学都是考的重点学校。

    到了1968年,张瑞高中毕业,当时高考已经被停止了,作为“老三届”毕业生,大多数知识青年全部上山下乡。

    因为张瑞是家中独生子女,按照规定允许留在城里。

  &

第168章 琴岛张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