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我再也不会抛下老婆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说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早,媒婆直接领着张竹根上门去见姑娘。

    陈阳没跟着去凑热闹,爬起来喝了一碗大姨煮的小米粥就跟着小表弟张树根去田里放水。

    大姨家这边是种双季稻的,张树根扛着铁锹,村里来的人不少,看到上面田里的村民把水接满了,他也麻溜的把田埂上的缺口铲开,让上面田里的水流下来。

    最上面是村里的水渠,生产队的干部领着人守着抽水机在那抽水,抽了有小半天,才把昨天剩下没灌满的田给灌满了。

    “树根,来,试试手。”

    一个老汉牵着生产队的大黄牛和耕犁,老远叫着张树根,这是传授耕田把式,农民不会耕田算怎么个农民。

    这些都是代代相传的本事,后世,很多人都以为种田就是种子一撒,然后它自己就会长,最后收割机一割,就成了大家吃的大米饭了。

    哪有这么容易。

    这种田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清楚。

    我国耕地多分布在丘陵,哪怕是后世,也只有东北和西北有两块大平原,中原有少数平原,其他地方根本无法使用大型机械。

    更别提这个年代了,机械化使用程度基本为零,这会儿耕田,黄牛拉着耕犁可真考验耕田人的技术。

    然后还有育秧,插秧,插秧这玩意儿真的能累断人的腰,不相信你可以弯着腰,做一千个起身动作。

    你就能明白插秧完农民的感受了,他们一天插秧要弯腰的次数,比这只多不少。

    更别提插秧的时候脚踩着泥巴里,拔脚还费老鼻子劲,时不时还得从腿上扒拉下来几只大蚂蟥,很多城里人估计看到这场面都得吓哭。

    种下去之后,还得时刻注意田里的水位,下雨涨水得去田里开阙放水,水不够得想法子去抽水。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老一辈那里听说过乡下怎么怎么又有两个村子械斗,甚至打死不少人的传说。

    大部分都是争水闹得。

    水就这么多,你抽了别人就少了,这年头,水就是关系到粮食的命脉,农民为了水拼命,不也是被逼的,谁没事想去跟人干仗。

    还有平时的打农药,下化肥,再到双抢收割,晒谷子……

    割稻子被稻芒割的浑身痒痒起红疹子的经历,应该很多农村孩子都有感受,大热天汗一流到那些伤口上。

    那酸爽,恐怕一辈子难忘。

    陈阳一恍神,小老表已经耕了半块田了,他人高马大,牛儿也听话,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耕田也耕的像模像样。

    本来这活儿是姨夫来教的,但姨夫带着大老表去见那姑娘去了,不过这大爷教的也认真。

    现在粮食都还是生产队集体承包,多教会一个,那种粮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多一个人分担干活,所以也没谁藏着掖着。

    等到80年全国开始大规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个时候就是各顾各家了,心情好教你一下,不好说不得人家就懒得教了。

    苏省这边,距离皖省近,陈阳印象里,好像明年苏省也跟着小岗村开始大包干了,用不着等到80年。

    “阳哥,抓着个大王八,你给拿着,待会儿拿回家炖汤喝。”

    这边张树根耕田耕到一半,突然弯腰捡起来一只人脸大的王八,然后给他丢了过来。

    陈阳抓着龟壳,野生的王八攒劲伸长脖子想要咬人,可压根咬不到背上去。
<

第166章 说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