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重生穿越带系统,手搓核聚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制造一个大白出来(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白从第六天开始,全面展开了自己的实验工作。

    首先就是生物脑技术,他根据系统资料给出的实验思路,让两个生物实验室,在十几种真菌中寻找一种可以在密闭、黑暗、充满液体的环境内生存的,并能释放一定弱电信号的种类,并对他们按电信号应激反馈的情况进行分类,并尝试对其进行简单驯化,服从驯化程度最高的那个真菌群落,就是他要找的目标。

    这个工作实际上已经外包给中海的大量生物实验室了,这十几种真菌,就是在上千种真菌里层层遴选出来的,在孔白的生物实验室进行最后的验证工作!

    第二个方向,就是尝试对几十种生物的干细胞、组织细胞、表皮细胞、胚胎细胞等进行生物学、生化学、生物电化学和基因工程学等方面的测试,寻找一种具有相对较快的繁殖速度,适应能力强、对神经电信号刺激比较敏感、自我代谢过程不会急速衰老的生物细胞。

    一旦找到这样的细胞,就立即对它的dna进行测序,并与人体dna、具体的来说就是孔白的dna进行比较,分析有没有可能进行基因编辑,使其具有部分人类组织演化的能力!

    这几十种细胞,也是经过层层海选,从上千种生物样本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海拉细胞!

    另外,孔白布置给碳纳米材料实验室的任务更为的艰巨,就是研究生产大规格的石墨烯二维材料,和由超长碳纳米管构成的极细的纤维!

    虽然他们不需要进行什么开拓性的研究,但是他们的工作也绝对的算不上轻松,因为孔白的要求简直就是变态!

    孔白要求他们制备出最完美的、大面积的、单层的、单晶石墨烯二维材料!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重复制造大面积的单晶铜镍箔,随后在其上使用氩气流中的乙烯与氢气的混合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生长出单层石墨烯结构。

    一开始,他们按照孔白的思路,在约1320k的温度下生长单晶的、无吸附层的石墨烯薄膜。

    然而,生产出来的这些薄膜,总是含有长长的褶皱,甚至是裂缝,严重降低了石墨烯薄膜的机械强度。

    后来,他们在大白的算力支持下,对整个的制备过程,进行了秒级的分析,发现在1320k生产出来的石墨烯薄膜均匀完整,随后冷却至1120k的时候,还未形成折叠和裂缝;但当温度降到1020k,褶皱出现了,继续降温,裂缝也出现了!

    这下情况就很明显了,因为与基材收缩比不同的原因,应力快速释放,导致石墨烯薄膜产生了褶皱和裂缝!

    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根据大白的推演,在1030k至1020k这个苛刻的温度区间,进行试生产,结果完美的生产出了大面积的、高质量的、单晶单层石墨烯薄膜,大小是100平方厘米,足够用了!

    接下来就是日夜不休的大量制备!

    另外还要制备超长的碳纳米管纤维。

    碳纳米管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材料,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可以被连续拉伸上亿次,而不发生断裂,并在去掉载荷后,依然保持初始的超高抗拉强度!

    早在2013年的时候,帝都帝华大学的一个团队,就制备出超过半米长的超长碳纳米管纤维,但是这还不能满足孔白的要求,孔白的要求是每根必须超过6米!

  

第138章 制造一个大白出来(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