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剧透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勒紧裤腰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武二年,正月初四。

    百官上朝第一天,朱元璋颁布开海通商的诏书。

    从今日起,海上贸易正式纳入律法,没有经过朝廷授权,不得在海经商,如若违反,株连九族!

    诏书公布天下,沿海士绅豪族也只能望洋兴叹。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将大部分利益囊括在手,二是如今各行业都刚开始,也没有那么多商品可贸易。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的国策,必须要经过试点,等到海上贸易将各行各业都带动后,朝廷也有了管理经验,那时再全面开海,水到渠成。

    沈万三等富绅早已等候多时,朝廷这边诏书一下,他们立即开始着手准备。

    同时,汤和、常遇春携2万大军,和数千农户带着土豆、红薯踏上了去辽东的路。

    户部将新型作物的种子、藤苗、种植指南,以及学会种植的农户,发往各省,鼓励各地百姓在贫瘠土地种植。

    水泥制作技术转交到了工部,工部开始大批量制造、储存,为后面的修路、架桥做准备。

    大明就像是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能看得到、感受的到。

    一切欣欣向荣!

    当然,如此快速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个弊端——国库消耗巨大。

    若非之前在富绅那儿弄来500万两,后许青从倭国又带回1200万两白银,朝廷财政根本就顶不住。

    国库的钱粮肉眼可见的下降,身为户部尚书的张昶终于绷不住了。

    他赞成开海,也知道开海能带来巨大利益,但身为户部尚书,他还要兼顾百姓的肚子。

    再这么下去,朝廷连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了。

    基于此,他找到朱元璋阐述利害。

    朱元璋对此颇为重视,宣许青进宫商讨如何应对。

    “张大人,国库现如今还有多少钱粮?”许青问。

    张昶言简意赅,“粮1000万石,银800万两!”

    “全国官员俸禄、60万大军军饷、兵器养护、府衙修缮、制造水泥、火器……”张昶叹道,“我大致估算了一下,现在每天的消耗,粮10万石,银5万两。”

    朱元璋道,“那也就是说,粮食只能顶100天,而银子能顶160天?”

    张昶摇了摇头,“皇上,帐不是这样算的,金银的价值是根据物品的稀缺来决定的,

    咱大明虽然只用了一年就几乎恢复了元朝鼎盛时期耕作面积,但立国才一年,无论是国库还是百姓,都无多少存粮,金银只是货币,不是粮食啊!”

    顿了顿,张昶继续道,“而且,江浙两地在去年10月份收割完水稻之后,已经改稻植桑,也就是说,今年这两地将无粮食产出。

    其余地方,一些机灵点儿的士绅,也开始悄默默地种桑养蚕,户部已查到五起,臣已经勒令各地官员严防此类事件发生,

    但百姓趋利之下,铤而走险者不在少数,朝廷也无法面面俱到啊。”

    有些事,只有真正做了,才能明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尽管许青已经足够细心了,但还是有

第221章 勒紧裤腰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