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傩面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荒村人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风门村在很多时候被人称作“封门村”。有人说是以风门现状命名,当然更多说法是因为历史变化,村名被人曲解或谐音造成的结果。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相比“封门”来说,我更觉“风门”相对合适。

    我们从风门村东北角进来,步行约半小时。根据初步观察,这里整体地势走向就是西北高,慢慢向东南低去,整个地势成倾斜变化。看看村中破败宅院,显然没有顺从传统理念,感觉都是顺势随意布置罢了。

    “后有靠,前有朝山,本为大好。可惜啊,左右无环抱,八方来风却难以聚气,怪不得要起‘风门这名字。呵呵,看来村中祖代是想以此名藏风挡煞,汇聚而用。无奈,紧靠一个名字,不改变格局形势,自然效果不佳啊~”陈钵斌说。

    瞟他一眼:“拜托,请说中国话好么。《参天录》被你拿走,我就没好好学风水和阴阳之道。”

    陈钵斌挠挠头:“三哥,你那是不想学才拿来换糖的吧。”

    “少废话!”我脸微微一红,还好夜深,他看不到。

    陈钵斌于是解释:“按建筑学来说,咱们中国人喜欢坐北朝南,包括布置房子朝向大多也是遵循此道。具体原因就是咱们整体地埋和高差形势决定的。你看这村子,典型的北高南低,这本来很好,只不过整体地势变化是以三十度角倾斜的。所以要想利用地势,这里盖房子就要纠正倾斜度,按正北正南去布置。”

    一指经过的一间间破败房屋,陈钵斌砸吧嘴说:“你看他们,竟然顺势而建,不遵传统,自然整体运势和使用都不好啦。”

    看着手里一张纸,这是范仁华给我的憨板凳父母坟头所在位置图。刚才陈钵斌所说,我却没怎么听进去。所谓隔行如隔山,有些知识不是恶补就行的。既然陈钵斌懂行,与之相关的交给他就成,我还操什么心。

    走在碎石崴脚的路面,这才明白为什么范仁华嘱咐我们要在鞋底多加几层垫子了。这就好似那种足底按摩的小石路,只不过大大小小,棱角变化无常,恨不得将你足底神经刺激到心潮澎湃的境地。我心里好笑,不知道这样走下去,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打通了什么脉络,让我变成绝世高手呢。

    这寂静夜中,只有头顶高高悬挂的月亮作伴。可因为村中太黑,自然生长植物也多,那明亮的月光洒将下来,也被一点点消耗殆尽了。

    听着远处夜枭啼叫,再看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不知白天是不是鸟语花香,绿植嶙峋,但在夜晚看来,无一不像条条鬼影,飘飘忽忽跟随在左右。

    耳中听到陈钵斌不停说着什么结构形式和建筑特点。木石、传统灰瓦、三层小楼什么的,喋喋不休让我没办法集中精神。不过也因为有他,起码让我没那么孤单。

    走过一路,到处可见近代人类的痕迹。包括各种白色垃圾、人类粪便、彩漆肆无忌惮的喷绘等等,我只有摇头。本身风门村被人罩上了神秘面纱并不容易,可之前来这里的旅人,却用这种堪忧的素质,破坏了一切。

    ……

    终于到了地方,看看表正好晚上十点半。看来我们这一路还算快,时间赶得上。

    找到一处大石坐下,脱下鞋子轻揉脚底。用手电筒照着,才发现脚底都是一片红斑。哎,谁能想到要走这样的山路,我穿了一般的运动鞋过来,又加了两层鞋垫,最后还是这样。这要是有人穿皮鞋上山,恐怕就会被人抬着出去了。

    “三哥前面那个就是吧?”陈钵斌问。

    我点点头。就见这是一处干枯河床,四周还算平坦。在正中,有一个新坟。说新只是相对而言,起码看着不像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不会错,这就是憨板凳父母的阴宅。

    歇着脚,陈钵斌却没有休息。见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罗盘,举着手电筒,边看边嘀咕。瞧着他一举一动,可见陈钵斌没有说实话。

    他就这样来回走了几趟后,口中啧啧称奇道:“怪事、怪事!如果所说不假,为什么这些人要把坟放在这里,而不是一进村,随便一个地方呢?”

    “有什么奇怪的,说来听听。”我说。

    陈钵斌想也不想就说:“此地虽然与周边地势比较,处在最低点,但周围开阔,有靠有围,内外明堂清晰。虽然是小势小形,但也比其他地方都要好很多的。”

    “嗨!你没听范仁华说,当时刨坟的人自己有忌讳,所以没感随便掩埋。可能是怕诅咒或者损阴德,这才找了个相对

第六十五章:荒村人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