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傩面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氤氲八重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着鸟鸣,闻着花草香气,看到眼前这所有一切,我们仨相互对望真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从哪里来都有些迷糊,何况要往哪里去,更是无从说起。

    “甘大哥,这……这在‘傩中有什么说法?”阿山问。

    面无表情地摇摇头,起码老头子教导中我没听过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情景。

    “小爷,咱们往哪儿走呢?”憨板凳也问。

    苦笑一笑:“不知道。咱们才从瓦屋山撤出来,现在又入一片更诡异的地下林地。这一切完全颠覆我一切认知,现在真没办法。”

    又盘腿坐下,手搓着下巴环顾四周。这就像一个仙境,由于无数植被遮挡,竟然看不出周边界限,自然也看不出路线。如果随便选一个方向走……不对,不会这么简单。仔细回忆一开始见到祭台到现在所遇一切,不仅和“傩”有关,而且可能是设计者爱好,竟然不断利用视觉差。难道眼前这一切也是……

    “小爷,这地方用‘波浪叶有没有机会?”憨板凳问。

    手托腮帮摇摇头:“你看这里满是植物,远处竟然还有瀑布和流水声,水汽充足阴气自然更重。虽然有亮光,但完全感觉不到头顶有热气,反而从下往上有好似热蒸汽一样的感觉。简直如热带雨林,但性质又完全不同,恐怕‘波浪叶不会有效果。”

    用改锥在眼前地上慢慢刨土,一点点刨着,直到深度约半个手臂才停下。这设计者和建造者如果是一个人,恐怕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这里全是人造的,刚才刨了泥土半臂深仍不见硬山石,可见功夫。

    思来想去没有办法,于是起身叹口气:“走吧,咱们随便找个方向闯一闯看看运气怎么样。一直这样看不出所以然,只能停滞不前。”说着又从随行袋里取出一件东西。

    这东西像一整张动物皮,年深日久,原本米黄色更显暗淡。在一端有个口部,鼓起腮帮将其吹鼓,用手捏住不让漏气。冲憨板凳伸伸手,他也从自己的随行袋里取出一物,是个纯金属折叠长杆。我用牛皮绳把这像气球一样的东西捆在杆头,随后杆子放至最长,在我们背后入口处深深插进土中。就这样,一个简单又明显的入口标记是有了。

    “甘大哥,你们傩面师还有这些家伙?这、这平时是干嘛用的?”阿山很好奇。

    耸耸肩莞尔道:“不值一提。那如气球一样的东西就是完整的羊皮,平时工作经常会接触昂贵材料,用这玩意儿垫着,不怕损坏材面,我们一般称呼它为‘囊包。至于为什么能充气,那是来自祖师爷的教诲。因为早期‘傩出现后,有不少艺人想要向外发展,那时候遇到大小河流阻断,不可能随时有渡船。最重要的是这行当挣不到大钱,吃饭都难,哪还有钱渡河。所以呢,弄个这玩意儿,自己游过去就好。而且我们视工具如命,如果遇到糟天,用这皮子装工具不怕损坏。”

    再指指那杆子:“这玩意叫‘探子,平时用处不少。如防身、探路、够高处材料、试探材料软硬度尤其是北方面具做法常用,再有还可以晾衣服,做烧火棍等等。只要开动脑筋,用处多了去了。”

    看我表情半真半假,阿山尴尬一笑,就不再问了。

    弄好标志后,我们三人共同决定一个方向,迈步就走。这一路深一脚浅一脚,不亚于在瓦屋山上行走。只不过这里不见小熊猫、猴子之类的动物,只有鸟类和蝴蝶。看样子这次我运气很背,见到野生大熊猫无望了,能安全回去已经是万幸。

    一开始来这里我就为找自己父母遗留的踪迹,可到了现在却始终不见。反而是老头子讲过的一些奇闻怪事,在这里却一一有了对应。什么“髑髅虫”“虫腔面具”“四面砂”这些,真不知道还能出现什么更诡异的……

    正想着,我又惊呆了。可这次我并不孤单,发现身旁的憨板凳和阿山也都是这样。

    原来在不远处,我们竟然看到了“空中雨”!可不是空中下雨,而是无数雨水竟然停在空中一动不动,就像有个透明的超大塑料袋将它们兜住一样。数量之多,看得出是场大雨。

    最奇怪的是这雨珠颗颗分明,与塑料袋兜雨不同,没有任何汇聚。这就像一颗颗水晶或者玻璃珠漂浮在空中,在头顶光线照射下,再加上周边各种色彩反光,真是奇幻多彩。

    忽然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响起,我直感觉衣袋颤抖。伸手一

第三十一章:氤氲八重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