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傩面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门道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老爷子一口饮完茶水,可能嫌杯子碍事儿,伸手递过来。可我与憨板凳正在愣神儿,谁也没接更没说话。老爷子突感有异,扭头看来,随后又看看纸杯,表情变得尴尬。

    “哦……抱歉、抱歉~我……”说着又将纸杯握在手里,放也不是拿也不是。看他窘迫,我这才回过神,急忙伸手,一笑将纸杯拿了,随后转身又去倒茶。

    您可别说我故意的,只是……那时候气氛尴尬,确实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抱歉吓着你们了。”老爷子在背后开口。“我……年轻刚参加工作时就是个愣头青,什么也不懂。有一次下乡搜集资料,曾进过一个百年历史的无人村庄。那时候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到处乱闯,不小心吸进了秽气,这才……哎,几十年了,身体没有痛觉和味觉,吃喝都如同干蜡入口,全无滋味。抱歉~”

    听老爷子语气略带伤感,我好似被感染心中略微不快。随后心里一动,老爷子年轻时够淘的,哪不好去非要去什么无人村落探险。哎,好奇心可有,但做事需谨慎,老头子当年常挂嘴边。

    “老先生,您说的不会是我们河南焦作沁阳,有名的诡异荒村风门村吧?”憨板凳说。

    老爷子一惊,反问:“怎么,你知道?”

    被证实后,憨板凳一傲说:“当然!我可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而且我娘就是风门村旁范庄的。我爹是入赘,因此他们死后,二老都是被埋在那里,可以说是老家,自然了解不少。”

    听他这么说,老爷子才展颜一笑,好似看到故人般一扫刚才的阴郁。

    哎,这都无所谓了。憨板凳这家伙,套近乎归套近乎,你能做成买卖也算。别最后聊得挺好,一单买卖也做不下来,岂不是赔本赚吆喝!这是让你来宣传美好河南的么?咱们要生活,要挣钱!

    看他们说个没完,我只有假装咳嗽打断两人。老爷子是明白人,先是一怔,随即笑问我:“对了小伙子,你今年多大?”

    干嘛,您老来这儿真是查户口啊?我对这问题没什么兴趣,只想谈生意。可不知为何,老爷子问话好似有无上权力,弄得小爷我不自觉回答:“我……我今年二十五。”

    噗嗤一声,憨板凳乐了:“小爷你可拉倒吧,过了十月都三十六了,二十五那是十年前的事儿~”

    这混蛋,不拆穿我你心里难受啊?我就是看着面嫩,想这么说你管我!就喜欢对陌生人说些虚头巴脑的话,不让别人知道底细有错?一点儿防人之心都没有,真是……

    算了,当着外人我懒得教训这家伙,只是瞪他一眼了事,稍后再动用家法。

    “嘿嘿,您老别介意,我就喜欢玩笑。我这伙计说的是,小子今年三十五马上奔三十六去了。”我急忙圆场。

    听我这么说,老爷子倒是没介意,只微微一笑又问:“那请教小伙,这傩面具制作一般都是什么材质啊?”

    呦,老爷子这是考我?怎么滴,这是要下场练镖子让我耍一耍是么?想到这里我回头看向憨板凳。他正冲我点头示意,得嘞,那我就简单说说。

    于是我蹲下来就在老爷子身边,笑着说:“老先生,这制作工艺要粗分南北就可以,主要原因是材料。现在制作傩面具不似古时,还可能采用其他材质。毕竟行业不景气,而且对傩祭要求也不是古时神鬼加持了。现在傩祭就是一种庆祝和祈求吉祥为主,因此对材质要求大多就是木制即可,材料太高档就用不起了。”

    挠挠后脑,又说:“可北方天干,不适合用木,受这制约下就出现了南木北胎的说法。南边大多用木质细腻的白杨、樟木、丁木、楸树等;北方多是纸壳、布壳或皮子等。哎,在古时各种金属、玉、骨等材料也是常见的。”

    说完我起身道:“您老这是盘道要练我镖子。您是大行家,小子不敢卖弄,简单说一说,不知对不对?”

    老爷子古怪一笑,再问:“‘傩行有个分支,虽然消声灭迹百年有余,但最近好似又重新崛起了。而且还有人为此编了一句顺口溜,不知小伙你知道么?”

    我斜眼看他,本不想回答,无奈身边有个好事又实诚的憨板凳。我还没开口呢,他却先问:“什么顺口溜?”

    老爷子看看他,随后目光又落在我身上说:“制看甘家,葬看川,瞎子过河绕三弯;一弯祭巫神鬼邀,二弯战镇戏上瞧,三弯锅伙运难保;要问各家持什么,一张面具可入道。”

    听他说完我毫无波澜,反而是身旁憨板凳张嘴又想胡说。

    哈哈几声大笑,故意将他阻止,随后我说:“什么玩意儿,不伦不类不明所以。要韵韵不足,要意思更是一塌糊涂,这就是现在人闲着没事儿,胡乱编排的。虽然最后提到面具,可与傩面具就不一定有关系了。您老啊,也别当真才好~”说完我过去将他刚才挪动的面具重新整理,归回原位。

    老爷子却,哦,了一声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深意。憨板凳被我刚才这些话镇住,也不敢再胡说,转身就去清理茶桌。

    看我俩这态度,老爷子笑了:“不错。道儿深门台高,敬您面上瞧,只为路中路,不求万里挑!”意思简单,就是说我的道儿深,他对我很敬重,这一切就为碰运气找行家,不是挑就可以的。

    这一句我没防备,头也不回就说:“此路不通,挑无可挑,先生莫问,门台已消。”这话说出去我就后悔了。奶奶滴,还是着了道儿了!

    回身看这老爷子,他正用得意的眼神看我。哎,老人常说姜是老的辣,果然不假。面上嘻嘻哈哈,和着是个笑面虎,门清一条龙。刚才忽然用傩邪派小行话盘道,我这身体反应快于大脑,竟然随口就回。哎,老头子在天之灵要是埋怨,就怨你逼着我把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烂熟于心,变成本能。

第五章:门道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