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渊被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晃,数日过去了,自那日将归降的北赵将士一并交给汪敬云押往元城后,汪宗林紧跟着率领大军从漳峡渡上了船,一路沿漳河北上。
途径馆陶在此修整了一日,此时石然及其大军覆灭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石虎那里,正如刘久山所言,得知消息的石虎在皇宫气的火冒三丈。
据说这段时间,北赵朝廷中人人噤若寒蝉,但凡有点惹得石虎不顺心,就是一番抄家灭族,甚至邯郸城附近的汉族村落已经被屠杀了好几个,都是石虎率护卫,将这些村落百姓当成猎物射杀。
不禁如此,石虎还把徐正显招来,让其派出杀手,不惜一切代价斩杀汪宗林。
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文帝,则是龙心大悦,特意下旨诏告天下,一切功劳登记造册,以待战后封赏。
汪宗林大军一路北上,来到了清渊城附近,汪宗林终于反应过来成英临死前所说的话,这一路上他一直纳闷成英的话是何意?原来是在清渊这里下了功夫。
由于黄策营是一支全骑兵的军队,加之是在北赵境内作战,所以此次北上,汪宗林使用的船只,是普通的帆船。
而此刻汪宗林所面对的,将是北赵的水师舰队,只见离汪宗林二十里以外的漳河水面上,一艘艘船只铺天盖地般,铺满了整个海面。
领先的是三艘四层楼高的楼船,仿若一座座小山般,耸立在河面,散发出逼人的气势,其身后则是一艘艘大小不等的三翼战船,仿佛一名名守卫般,拱卫着三艘楼船。
在此提一下什么是楼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古代水战之主力。但亦因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三翼则分为大翼、中翼、小翼,是主要的战舰。这是一种快速攻击的战船,船体修长,顺水而下,疾行如飞,作战的威力很大。
据唐·李善注引《越绝书·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曰:“大翼一艘,长十丈;中翼一艘,长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长九丈。”
面对如此情况,汪宗林不禁心头一沉,他明白水师在水中的强大战斗力,别说黄策营不是水师,就算是水师,以自己所乘的船只,与北赵正规船只争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若是硬冲过去,自己麾下的七万将士必定损失惨重,这叫其如何面对死去的将士,如何面对陛下的隆隆圣恩!
好在,每次行军打仗,汪宗林都要先派斥候先行探路,这才得以提前知道北赵水师的动向,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此刻两军相遇还有一段时间,加之北赵水师是逆流而上,所以汪宗林当机立断,立即命令船队急速靠岸。
收到命令的黄策营将士,纷纷朝岸边行去,然而面对湍急的漳河,想要靠岸也不是简单的事,只得顺着水流的冲击,斜斜的往下游漂去,伺机选择靠岸。
不得不说,八万大军,五十余艘船只集体靠岸,还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的,可是以敌军三翼战船的速度,二十里水路,逆流而上,两个时辰之后就可以抵达,到时若不能安全转移大军,黄策营铁定损失惨重。
好在,副将秦高忠想到了当年曹魏公征战赤壁时,为了克服军中将士晕船时采用的办法。
汪宗林经秦高忠的提醒,当即传令大军,将五十余艘船只,以每排五艘船只的形式,将船只排成十余排,并用铁链将五十余船只固定。
这样大大加大了船只的稳定性,水流的冲击相比于一艘船只航行时,大大减小,待最边缘一排的船只靠岸后,即可抛锚停船,其余船只的将士就以船只为踏板,迅速靠岸。
很快在汪宗林命令下,大军有序的完成了一系列的步骤,过了一个时辰,船只终于有惊无险的靠岸,侧边船只的旗令下,各船纷纷抛锚停船,开始在各营统领的命令下,有序的登岸。
“沙沙沙~”
踩在岸边的土地上,牵着自己爱马的汪宗林,不由苦笑道:“果然,踩在大地上,才能让人心安!宿战沙场数十载,本帅还是第一次选择避而不战!”
“此并非大帅之过,面对北赵水师,我们骑兵确实发挥不了作用,又何必让弟兄们白白送死呢?”刘久山在一旁说道。
“经过此事,我们不得不防,以石然的聪明,不可能只在此地设下埋伏,他猜得到我不会以卵击石,必然会在他处设下埋伏,我想可能就在清渊城附近。”
汪宗林听了刘久山的话,点了点头,随后说起自己的猜测。
&nb
第42章 清渊被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