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变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过去了六年,头两年里,文帝免除了两郡百姓的赋税,使百姓能够家家有所余粮,又按照其他郡政策来治理两地。因此六年过后,两地百姓纷纷归心。
期间南徐和吴国双方一直在交战,只屯兵于傅阳、良成、海西三地,以防备齐国。
而北边的宋国,自十五年春开始,屡次进犯姑幕、诸城、东武三县,好在济阳王有所防备,多次打退了宋国军队。
然而,一场危机正在悄然接近齐国。
启元二十一年春,北赵内部朝局混乱,此时的北赵皇帝石虎,为缓解内部压力,以胞弟清河王为帅,自清河郡甘陵出精兵三十万,一日便攻克齐国东郡博平县,而后继续南下攻来,被齐国北境十万黄策营阻击于东郡聊城下。
文帝得到消息,当即命东郡、济北、东平三郡都指挥使司,集结兵力十万驻守发干、乐平、茌平等地,与聊城形成一线,阻击北赵南下,同时又命驻守泰山郡的地策营驻扎在临邑一带,负责护送粮道,防止北赵军派人南下截粮。
然而,仿佛就像商量好一样,宋国以及深入齐境的鲁国同时发难,就连南徐都蠢蠢欲动了。
宋国,大肆入侵琅琊北境几县,肆意屠戮各县下村庄百姓,一时之间琅琊北境人心惶惶。
而齐境腹地的鲁国发兵五万,攻占齐国山阳郡南平阳后,分兵三路向山阳、任城、东平三郡攻去,不攻城,就只袭扰三郡粮道、村庄。
此刻的齐国,仿佛就像被设计一般,被一只黑手缓缓推到悬崖边。
文帝雷霆大怒,他明白肯定有人在背后拖动一切,但是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先处理军情。
当即下令济阳王、东平侯等人留三万大军由右将军徐祥坐镇开阳,再由济阳王、东平侯亲率十万与琅琊北境王景四万大军汇合,共计十四万,出兵讨伐宋国。
又命镇南大将军司马台率天策营清理境内鲁军,收复南平阳,讨伐鲁国。
接到旨意的济阳王当即率军北上,四月于诸县与王景汇合,之后兵分两路,绕过境内宋军,一路由济阳王、赵武北上北海郡平昌,一路由郭靖率军直袭东莱郡黔陬。
宋国国君宋哲被济阳王的打法,搞得方寸大乱。急忙召回齐境宋军回援,中间被济阳王率四万铁骑突袭,丢下万余宋军后,苍忙逃回宋国。
宋哲当即集结全国四郡之力与败退的宋军汇合,然后兵分两路,阻击济阳王、郭靖等人,双方这一打就僵持到七月。
再说镇南大将军司马台接到旨意,当即分四路兵马,一路自己率六万大军直扑南平阳,剩下四万兵分三路追击境内鲁军。
三郡内的三万鲁军被天策营打的节节败退,自知不敌,所以汇合在一起绕过南平阳,沿泗水逃到南平阳后方驺县。
而南平阳的两万鲁军收到消息后,连夜突围与后方鲁军汇合,清点人马,五万大军,折损了近万人马。
让鲁军突围后,司马台进驻南平阳,此时城内到处都是哭喊声以及入目的百姓尸体以及烧毁的房屋,一切都是鲁军突围前,下令肆意屠戮的,很难想象一座昨日还繁华的边关城市,现在看到的都是凄惨景象。
见到此景,一众天策营将士纷纷痛苦的大骂。消息传到文帝耳中,文帝当即大怒,下令任何参与南平阳屠杀的鲁军俘虏,全部以血祭祀遇害的南平阳百姓,并命其尽快攻克鲁国。
接到旨意的司马台,与四万天策营汇合后,打着复仇旗号,向鲁国驺县杀去。
鲁国国君周武定大惊,忙在调三万大军与驺县兵马汇合。齐鲁双方在驺县大打,鲁军不敌,于是采取了游击战,齐军进,鲁军退,齐军退,鲁军牵制,一时之间双方各有胜负,各有死伤。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宋鲁两国被齐军正面压着打,但是东郡方面战事越来越吃紧。
北赵本来就是胡人建立的王朝,自天宝之乱后,就屡屡入侵,早就视汉人为两脚羊。
而自出征齐国以来,几个月都未突破聊城一线防线,所以北赵上下大怒,又调集二十万大军压境。
文帝当即令镇东大将军何虎林率地策营,支援聊城一线,再次命泰山郡、济阴郡都指挥使司,集结十万大军支援。
双方共集结了九十万大军于聊城一带,自交战开始,震天的杀戮声从未停止过。
就连后方修整的士卒都能听见鼓角声、战马嘶鸣声,惨叫声、喝骂声、刀剑碰撞的声音。整个战场就像绞肉机一样,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士卒伤亡。
而齐国自被迫开战以来,三线分兵,共投入兵力六十四万,这增大了齐国后勤供应。
文帝深知,若齐国没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库早就告罄了。如果现在拖的时间久了,到时候哪怕三线都打退,齐国也必将损失惨重。现在的关键就看鲁国方面。
司马台也深知此时的局势,所以自与鲁国交战以来,司马台不管遇不遇到鲁军的袭击,其都在有意无意的向着鲁国都城鲁城靠拢。
鲁军也发现其意图,到了后面,一直打游击战的鲁军猛烈
第3章 变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