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下局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朝末年,军阀混战、宦官专权以及朝廷官员朋党相争,加之周帝醉生梦死,不理朝政,使得朝廷腐朽到了极点。
皇室、官僚和地主的肆意压榨、搜刮民脂民膏,以及连年天灾,使得民间百姓民不聊生,许多人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开始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益州蜀郡有一个叫黄超的举子,曾经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中,他看清了朝廷的腐朽与黑暗,也看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
失意愤怒之下,做了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用菊花比喻,表达了他推翻周王朝的决心。
周乾符元年,在同州的起义军王献芝的号召下,各地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黄超当即也率众响应。两支起义军汇合后,开始攻占益州各郡,接连攻下许多郡县,声势越来越大。
周王朝开始恐慌了,命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但是各地军阀为了自保,互相观望。于是朝廷想出招安,一开始王献芝还很心动,被黄超教训了一顿后,当即把朝廷使臣赶跑,与黄超兵分两路进军。
不久西进的王献芝被周军打败,其本人也被杀。之后,众起义军纷纷与黄超汇合,推举其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大军一路向东挺进,来到长安所在的司州,这里是周朝核心,周军力量比较强。周朝集结了大批兵力围攻,黄超看出了周军企图,转而进攻周朝兵力空虚的地区,顺利渡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
周乾符六年,黄超率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逼近潼关。黄超亲自督战,大败周军,周懿宗向豫州方向逃去。
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黄超在大明宫继位称帝,国号大魏。但是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没有驻兵防守攻克的城池,所以长安四周无城池阻挡,周朝大军自四面八方反扑,兵围长安。
就在这时,黄巢大将朱全忠突然降周,双方联合大败黄超,起义军不得不撤出长安,一路被围追堵截。
周乾符十年,黄超在攻打淮阳失败后,被周军追至泰山狼虎谷,不得已与周军决战,大败,见大势已去,黄超提剑自刎。
战后,由于朱全忠反戈,导致黄超大败,所以周懿宗封其为平寇将军,坐镇豫州颖川、汝南两郡。朱全忠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始慢慢发展。
奈何此时各地军阀名义效忠周王朝,但实际各怀鬼胎,互相兼并。
而豫州之地,此时的刺史刘温昏聩无能,所以豫州各军阀纷纷混战。
由于豫州刺史府就在颖川郡,所以朱全忠趁机交好刺史刘温,投其所好,趁机获取豫州武库装备、粮草支援,发展势力。
十年过去了,此时朱全忠已经控制豫州全境,并命人暗杀了刘温。无奈之下,周懿宗只得封其为豫州刺史,朱全忠正式接管豫州之地。
两年后,周懿宗崩,周昭宗继位。此时朱全忠已经不满足于豫州一州之地了,想对外扩张。
向东是徐州,而此时徐州只剩南北两个军阀,但是两者面对朱全忠威胁,纷纷联合应对;而北边是兖州,此时兖州由兖州刺史司马空牢牢把控,出兵容易两败俱伤;而南边是富饶的荆、扬二州,但是两地兵多将广,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是,朱全忠的目标移向了天子所在的司州,并且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滋生出来,效仿魏武帝曹操的做法,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这个办法不仅朱全忠想到了,北边并州的李全贞已经开始做了,将天子周昭宗请到太原。
朱全忠得知消息,气的咬牙切齿,于是以“救驾”之名出兵北上,其一路攻克司州河南、河内、弘农三郡,称各郡军阀没有护驾,让周昭宗被人掳到太原。
一开始李全贞不当回事,结果一交手,就被朱全忠大败。李全贞连忙与同州的蛮族人求援,双方在司州河东郡大战。
历时三月,李全贞等人大败,丢下河东郡,退往并州,面对朱全忠的步步紧逼,李全贞死活不肯在出城迎战,而是牢牢驻守边境。最后迫不得已,只好把昭宗乖乖交出来。
朱全忠将昭宗送回长安,又故技重施,以“护驾不力”的理由讨伐司州其余郡。
历时一年时间,攻克司州全境。过了几年,为了更好的控制昭宗,朱全忠强行将其“请”到了洛阳。
而昭宗留了一手,提前秘拟了一道旨意,分别送给了荆州杨行密,益州的王建以及凉州北地的秦用,让他们有朝一日除掉朱全忠,恢复周王朝。
不久,三人联合并州的李全贞公开声讨朱全忠。朱全忠本来想讨伐众人的,又担心几人借昭宗威望联合其他藩镇攻打自己。
于是公元904年,朱全忠派遣义子朱友恭等人前往洛阳杀了昭宗。当昭宗死讯传来,朱全忠痛哭流涕,说一定要为昭宗报仇雪恨,于是把“首逆”义子朱友恭杀了。
之后,朱全忠强行把年仅13岁的辉王推立为皇帝,史称周
第1章 天下局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