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9章 请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庐江郡打败了袁术,也得不到庐江郡一座城池,不如早翻脸。张英、樊能都是平庸之辈,我们设一个酒宴拿下两人,便可把刘繇在江北的人马一网打尽。

    根据情报,笮融杀死了豫章太守朱皓,刘繇正在出兵攻打,丹阳空虚;我们要是以张英的名义过江,可以一举拿下丹阳郡,然后攻打豫章、吴郡、会稽郡等地。”

    田丰的描述简单易懂,辛评跟着表示没意见,袁绍在屋子里踱了几步,下定决心说:“就这么办了,就说我要慰劳将士,商议九江郡的划分,张英、樊能必定前来,就在酒宴上拿下两人。”

    袁绍采纳田丰的计策,在酒宴上拿下张英、樊能,接着突然袭击了张英、樊能的人马,又让周昂、许耽装作张英的部队过江夺取丹阳;袁绍以周昂为丹阳太守,亲自出面安抚陶商,灭了刘繇后会让周昂改任会稽太守,丹阳太守还是陶商的。

    刘繇得知消息的时候,刚刚杀掉笮融,猝不及防只能守在豫章;而吴郡、丹阳两地之间,吴郡太守盛宪、吴郡山帅严白虎、丹阳山帅祖郎投降。袁绍没有急着去打会稽郡,而是命周昂全力攻打刘繇。

    田丰又给袁绍出了一个主意,上书请罪,让刘辩开出谈判条件;袁绍颔首,要是以前,他还不把刘辩太当一回事,可是这次双方互搏,袁绍不得不承认,邺城在整个作战方向上,明显胜过自己一筹。好在把一个缺少粮食的兖州扔给邺城,换取南方的富庶之地,也不算一件亏本的买卖。

    袁绍写了一封亲笔信上书请罪,说自己为了一己之私攻打袁术,现在豁然醒悟,为了将功折罪,愿意替刘辩灭了刘繇。袁绍的使者陈震一路快马加鞭,经过沛县等地赶到昌邑;接管了山阳郡的韩暹听说,立即安排人护送陈震到达濮阳。

    刘辩对于陈震的到来很高兴,不管袁绍怀着什么坏心思,至少表面上自己获胜了,在目前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刘辩就不计较袁绍真心还是假意了,反正没打算从袁绍那里获得什么实质性东西。

    刘辩在行宫接见了陈震,看完袁绍的信,刘辩装作一番欣慰的样子说:“朕对袁绍还是有所期待的,如果袁绍是真心的,朕将江南托付给他,吴郡、会稽、长沙、武陵、零陵、江夏、桂阳七郡全部交给他处置。但是,山阳、任城、鲁国、沛国、彭城五郡要交出来,庐江郡,他和袁术谁先打下算谁的。”

    刘辩没有强行要回下邳和广陵,这样袁绍能控制的范围高达十三郡,刘辩这份胸怀让陈震吃惊,陈震明白,刘辩开出的筹码看上去对袁绍有利,但是有活扣的地方,袁术现在差不多拿下了庐江郡七成的地盘,要是没有援军,陆康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袁绍要平定江东,只能坐看袁术得手。

    陈震不敢随便答应,支吾着说:“我要报袁将军定夺。”

    陈震带回消息,高干、程昱都赞同答应,一旦曹操打下彭城、下邳,切断沛国与南面的联系,这些地方还是守不住。程昱的意思就是快,趁外面反应不过来,撤兵到江东,然后分兵抢夺这些地盘。袁绍同意了,刘辩任命袁绍为扬州刺史,节制荆扬徐十三郡;袁术升为卫将军,屯兵汝南、庐江两郡。

    天下震惊,百姓欢呼,大战消弭于无形;刚刚在南郑安顿好的刘协等人目瞪口呆,四世三公、天下敬仰的袁绍竟然如此反复无常。这一番神操作,刘辩取得了豫兖两州,袁绍获得了江淮地区,袁术得到了汝南,只有刘协受伤,失去了扬州地区,还不知道刘繇和陆康能坚持多久。

    刘协满腹惆怅,把政事托付给王允、朱?y等人,整日里借酒消愁;刘协并没有意识到,青铜司根本没忽视过他,贾诩接管了雍凉青铜司,而法正几乎就是跟在刘协后面进入了益州。

    夕阳西下,太阳没有多少霞光,嘉陵江上潮湿的江风扑面而来,张松还是把头缩进了船舱里,张松没想到法正用这么别开生面的方式与自己见面,张松有种幻觉,仿佛这不是故友重逢,而是两人在密谋什么。船家女悠扬的歌声传来,充满了韵律激荡,让人有种空旷的想象空间。

    船舱里点着油灯,视物没有问题,法正依然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张松的的眼睛渐渐恢复了视觉,听着外面的水流声和船的速度,张松能判断出来,法正没有急事。嘉陵江在成都城外,要是向东,船很快就会脱离成都的范围,

    张松很意外法正出现在成都,尤其是见面的方式如此诡异,低声问道:“你是代表哪一方来的,皇上,还是汉中王?”

    “皇上。”法正笑着说:“我是来送一场富贵给你。”

    “说说看,”张松没有拒绝:“我很怀念那年在长安的日子。”

    张松是在暗示法正不要多弄出事来,法正不以为然地说:“皇上希望你投奔汉中王,在那里飞黄腾达。”

    那就是要自己做卧底,张松不想去做什么卧底,对于名士来说,就算成功了,那也不是功劳,而是污点;假如不成功,那么就是一个死字。法正反而笑了起来,轻轻念道:“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王爷,王爷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焉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王爷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袁绍,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王爷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爷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张松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对于这段话几乎一听就记住了,顿时呆住了:“什么人写的,这几乎是为汉中王量身定做的;难怪皇上要把汉中王摆在南郑,法正,为什么不派这个人去见汉中王,是担心这个人真的这么辅佐汉中王?”

    法正摇了摇头说:“你想多了,这是皇上写的。”

    这回答让张松很纳闷,张松清晰的记得刘辩做的每一件事,要是刘辩有这等眼光,难怪两次两次亲征拿下青州、徐州、豫州和兖州。这不得不让他开始警觉,刘辩这么煞费苦心,绝对不会是让自己投奔刘协那么简单。张松问道:“要是我去刘协手下,需要我传递情报?”

    法正大笑起来:“怎么会,那样岂不是浪费了这个机会……皇上说了,袁绍迟早会占据江东和长沙、零陵、桂阳等地,这个能证明你的眼光正确;真要是刘协起了反心,一定会因为刚才的那个思路来找你重用你,你什么都不要管,安安心心地做官,直到有一天,我军打进汉中,才会启用你。”

    张松明白了,自己就是那个献城投降的人;张松犹豫地说:“我要好好想想。”

    “担心没有回报?”法正的表情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一座城池,可以吗?”

    “那我要能做到那个位置……”张松只能说到一半,在刘协眼里,献计以后的张松不仅有才能,还是巴蜀当地的名士,刘协怎么会不用?一个太守不是小意思吗?做了太守,献一座城池算什么?

129章 请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