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中唐当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 赵修仪离奇身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十一日这天,在大明宫紫宸殿内举行的常参,皇帝李适因李家敛财而异常愤怒,欲施以重刑。百官们在贾耽、高郢、郑?瑜等宰相的带领下,竟出奇的一致劝谏。

    其原因自然是朝中大臣不想像左金吾卫大将军李?N云这样,为官数十载,一朝不慎被亲友所累,即便身死也要背负骂名。

    况且这次叛乱确实跟李?N云关系不太大,本来就是一个患病在床、行将就木的老将,估计没多久就嗝屁了,是皇帝李适一直不让他卸任。

    李适对于跟随他一起重新平定建中之乱的老将颇为信任,像李晟、浑?、马燧、杜希全、杨朝晟、张献甫、严震、邢君牙、王栖曜、李抱真、刘玄佐、曲环、张建封等人都是老死任上,极尽哀荣。

    跪着的魏国公贾耽赶紧补充道:“李将军在建中叛乱时为贼所伤,身体有损。其长子更是救父而亡,孝义可嘉。求陛下念其往日功勋,从轻发落。”

    皇帝李适想起李?N云曾立下许多战功,又经历丧子之痛,顿觉苛待忠臣也损自己声誉。他又见到殿下朝臣纷纷跪下求情,只好回道:“死者已矣,不好过多追究。夺其爵位,留其官职,加以厚葬吧。”

    接着,百官们一致赞道:“陛下圣明!”

    而后,李适接着又道:“李将军颇有忠义,然溺爱无度,终成大祸,可叹后继无人。诸卿当以此为忌。”

    百官们又一同答道:“谨遵陛下教诲!”

    随后,平叛的神策军主将李元奕说道:“启禀陛下,臣攻城前有一将军领十数人夺门而出,臣方能轻松破城。而后,臣探查得知,此人乃李将军之庶子。”

    皇帝李适喜道:“庶子心向朝廷,其人身在何处?快带至殿前一见。”

    李元奕无奈答道:“李司阶已惨死于城中箭下。”

    皇帝李适叹气道:“此人忠勇可嘉,便同李将军一起厚葬吧。”很快他又补充道:“乱贼竟连兄长也不放过,着实歹毒。不杀不足以正法纪,着秋后处斩。”

    随后,李适又看了看李元奕呈报的卷宗道:“左金吾将军宋辑、都虞候上官望撺掇将士叛乱,一并处死。其余案犯,交由大理寺依法定罪。”

    大理寺卿于?出列领旨道:“臣遵旨。”

    而后,御史中丞李汶出列求情道:“启禀陛下,城中左金吾卫大半人未曾联名上书,亦未曾参军叛乱,请求陛下从轻处置。”

    紧接着京兆尹李实也道:“薛将军巡警京师多年,虽无功劳但有苦劳,臣亦恳请陛下从轻处置。”

    御史中丞武元衡出列反驳道:“薛将军身为左金吾卫之将,想来早知叛贼之谋,竟未上书告知,实在有负重托,不宜轻判。”

    御史中丞李汶跟着指责道:“薛将军刚直无私,贼人若是拉拢,必然事泄。武中丞可莫要随意推测啊。”

    武元衡和李汶均是御史中丞,职位相当。但两人关系不睦,所以才在殿中争论。

    究其原因,自然是分属不同党派。武元衡是太子一党,李汶是舒王一派。

    而左金吾卫薛将军,正是舒王一党。所以舒王一派之人自然要保自家人。

    京兆尹李实随后道:“薛将军积极配合右金吾卫和神策军接管翊府,安稳左金吾卫众将士,立有功劳,请陛下三思。”

    吏部郎中韦执谊随后又道:“陛下睿智,派京中禁卫快速出击,控制左金吾卫府衙。薛将军无论是否被拉拢,见诸军前来,必然积极配合,以赎其失查之罪,又怎是李京兆所说立下大功?”

第155章 赵修仪离奇身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