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这是挖到古代高收入人群的铺子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还记得老程是从哪里发家的吗?木头!!”

    “越挖越眼熟,特么真是老熟人啊,房梁木!”

    “而且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还是老杉木......而且特么似乎还是一根完整的......”

    “老程,你丫这个老六。”

    十来分钟后。

    一根完整的老杉木房梁木,在坑里显露出真容。

    镜头拉近,甚至还能看到当初透雕的轮廓。

    但年深日久终看不清雕刻的细节。

    不过。

    这些浮雕可不是重点。

    但凡是程泽直播间的观众,有谁不清楚百年老杉木的“钞”能力。

    想当初。

    一根缺损到只剩下两米,还卖出了八十万的价格。

    这一根可是完整的。

    足足六米,而且还是清朝的古建筑房梁。

    绝对三百万起跳!

    不用程泽开口,网友们就已经将木料的价格猜了个七七八八。

    同时对房梁木的来历,也有了自圆其说的结论。

    “古代的铁匠就是富嘿!房子都用这么好的梁木。”

    “斫琴师们又要开始疯抢了。”

    “老程是懂欲扬先抑的,先来了一地锈迹斑斑的铁器,最后来了个王炸。”

    “算上上午那块‘鸭头雨花石,一天一个头等奖美滋滋到手!”

    “我决定把手机屏幕上的锦鲤换成老程挖土的截图,搭配上发财咒语:钱来,钱来,钱从四面八方来!”

    在斫琴师的眼中,‘明清老房梁永远是他们寻找斫琴木料时的重点关注对象。

    百年的老杉木干燥松透。

    制成古琴时共振充分且敏锐,琴弦的音色上准透亮干净、下准醇厚饱满。

    是十分难得的斫琴木。

    果然。

    立即就有求购者打来电话。

    只见程泽轻描淡写回了一句:“不急,等我挖完再说。”

    然后就挂了电话。

    在房梁木的旁边又接着挖了起来。

    “啊?还挖啊。”

    “几百万的百年老杉木都被你挖出来了,你还想怎样!”

    “别忘了这可是有钱的铁匠家,家里还能没点家私?此时不挖更待何时啊。”

    “有道理,不过铁匠嘛,最多也就在家里藏几十两银子这样,没什么像样的古董的,老程别抱太大的希望。”

    很快。

    程泽就又挖到了东西。

    “钉!”

    是金属互相撞击的清越声。

    “你挖到了【花钱】!”

    【花钱】:康熙通宝花钱;直径:53毫米。价值:1万元。

    程泽将花钱托于掌心:“大家认识这个吗?”

    观众们通过高清的直播镜头,将铜钱的细节看得很清楚。

    “这几枚铜钱保存得还行。”

    “这也是老知识点了,在房梁木旁边发现的,多半是花钱,放在梁上图吉利,放的时候会用几层红纸包着。”

    “恭喜你,都会抢答了!”

    程泽一共挖出了六枚,将钱币的情况稍微讲了一下。

    “康熙通宝,那这么说这个铁匠是康熙年间或者之后的人。”

    “又是六万块进账。”

    “不过基本也就这样了,就算挖到百两白银,放到现在也不值钱了。”

    “老程你还挖吗?”

    程泽耸耸肩。

    为什么不呢?

    簌簌簌簌——

    脚下这里可是重叠在一起的好几个光点呢。

    几分钟后。

    “铿!”

    挖到了。

    可东西似乎堆在了一起。

    通过铲刃的触感判断。

    应该又是木头。

    堆叠在一起的话不方便铲刃操作。

    程泽打了个响指。

    让助播平头哥上阵!

    “小心点,别划伤东西。”

    平头哥是打洞刨土的行家。

    之前连拣兔子屎都干,这点活儿真不算什么。

    平头哥动作麻利。

    三下五除二就将叠在一起的几件东西从土里刨了出来,未伤害分毫。

    看着大土坑里的这几件东西。

    直播间的观众们都傻眼了。

第239章 这是挖到古代高收入人群的铺子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