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万古长流!挖到了越王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剑。

    始于西周,于春秋时期起广泛应用,盛行于战国。

    到了战国晚期。

    剑不仅用于战场杀敌,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及高尚操行的载体。

    彼时吴越争霸,战事频发。

    因此铸剑之风日盛,两地的铸剑工艺最为高超。

    干将、莫邪、湛卢、龙渊、太阿、鱼肠、工布......

    铸成了一批留名千古的名剑。

    由于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玻璃冶炼技术,所以两地的贵族用剑上通常都会装饰上玻璃或者绿松石,以表身价。

    后楚灭了越,自然也就顺便笑纳了越国的宝刀名剑和能工巧匠。

    于是楚地之剑继承了吴越名剑的余续,成为先秦时期铸剑史上的又一个巅峰。

    说着。

    程泽展示着手里的青铜长剑,亮出上面装饰的绿松石:“眼前这柄便是如此。”

    屈原大夫的《九章·涉江》中,有这样一句:“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戴高冠、佩长剑。

    这种楚风服饰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制度,体现了楚人对美的追求和认知。

    楚墓中陪葬青铜剑,被视为可与镇墓兽一同保护墓主人。

    具体到屈大夫本人。

    在一年一度纪念屈子的端午节那天。

    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已然成为民俗符号。

    其中菖蒲青绿色的叶片,外形挺拔又飘逸,神似一柄插入水中的利剑。

    相传正是屈原的佩剑化成,将其挂在门楣上可驱邪避疫。

    程泽将手中宝剑高举,果然和菖蒲的形状相似。

    “屈子投江后,他的佩剑跟着一起沉入汨罗江中。”

    “百姓在江中打捞了七天七夜,捞得佩剑。”

    “名曰‘沧浪剑,乃是一把不屈之剑,象征着屈子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爱国信念。”

    “而流芳千古的‘沧浪剑,正是我手里的这一把!”

    直播间里的无数网友们惊呆了。

    守在直播间里的专家教授们惊呆了。

    已经到达山脚,安营扎寨的考古先遣队更是坐不住了。

    梁老在帐篷里急地原地转了好几圈,恨不得现在就进山。

    队里从事古楚地民风民俗研究的胡专家,劝道:“梁老你别心急,明天就能见到了,我们就在山脚这里守着,还能飞了不成?”

    网友们对“沧浪剑”的外观和名字啧啧称奇。

    沧浪,是汉水的别称,当年屈子就是被放逐到此。

    不仅如此,此处也是孔子闻孺子歌的地方。

    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万古长流。

    程泽利落地将剑身送回剑鞘,重新放回盒子里。

    拎着旋风铲来到下一处。

    深藏在地砖下的藏宝光点分布很有规律。

    和上方的棺材以及四个供桌分别一一对应。

    呈现上下镜像的布置模式。

    下为上影、上为下副。

    二话不说开始撬动地砖。

    挖出来的。

    依旧是一方暗格和尺寸差不多的金丝楠木盒。

    盒盖一打开,又是一柄精美华丽的青

第184章 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万古长流!挖到了越王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