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柳叶银鱼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丹阳城并不大,一条主街从头到尾慢慢逛也不过一个时辰而已。无数巷子像是从不修剪的枝桠从这条路延伸到城里各个角落,一看便知是居民自力更生,毫无章法。官驿站里弥漫着一股臭哄哄的味道,地上已经被车马压出坑,除了驿站里的打工人,没半个乘客,倒是民驿站脏乱是脏乱了些,人来人往很热闹。唯有一点令人颇为不满,就是去往重镇和交通枢纽的车票十分紧俏,想要最近这几天走就只能伸着脖子让黄牛宰一刀。
戚思柔一边往身上蹭着红果,一边听着面前那位兜售彘马班车票的黄牛唠叨。能不能买到票她倒是不担心,她来这里不过是看看能不能等到大郎他们。
明月出啃着只酸不甜的红果四下张望,正瞧见一亮颇为豪华的马车缓缓驶出民驿站,马车顶垂下的流苏穗子还挂着碎珠。这辆马车自带了一队护卫,打头两个看那身形,与那南市魁首冯白额应当是同属虎妖,胸肌简直要把皮肤撑破,再看赶车的车夫,眉眼浓浓,腰上别了一把镶珠嵌玉的弯刀,看着不像是本地人,有点西域风情。
豪华马车未在下马区停泊,而是直接进了民驿站的坊楼,片刻之后那位马夫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到民驿站的脚店里点了一碗黄酒。
“你看那马夫作甚?莫不是瞧他生的俊?”戚思柔好奇地问。
明月出摇头:“我是瞧着他眼熟,总觉得哪里见过。”
屠博衍及时插话,让明月出恍然大悟:“他好像是万允贞的车夫!”
戚思柔更好奇:“万允贞来这里做什么?”
明月出摊手:“这我如何知道,也许人家生意做得大呗。”
戚思柔掰开红果,叹了一口气:“也有可能是长安城混不下去了。可惜,若是平时还能上前攀个交情,眼下这种情况倒不适宜。走了走了,先回吧。”
“不去书局?李……元娘还在书局啊。”明月出问。
“她那么大一个人,一身好功夫,还怕被书吃了不成?”戚思柔毫不在意地回答。明月出想从她脸上找到什么蛛丝马迹,半分没有。
两人从民驿站慢慢往回逛,在逆旅附近找了一个卖面的摊子坐了下来。
这摊子卖的唤做柳叶银鱼面,是丹阳城的风味美食。用的是一种手指长短的小白鱼,捞出来用盐抹了晒成鱼干,是丹阳城家家户户都储备的食物。天冷时用银鱼干下锅熬煮成汤,配面做粥,天热了剁成臊子凉拌菜蔬,自有咸鲜味道。
柳叶银鱼面的汤底就是这种鱼干汤,而柳叶二字,指的是削面。
削面在建康一代原本并不盛行,但北地豪族南迁之后,制面手艺和吃面风俗便也跟着一同迁徙而来。其中削面因技艺施展起来颇有美学意味,大受欢迎。小摊削面的柳大婶看着一团和气,手里的削面技术却惊人得很,每一片面都削得形如柳叶,大小统一,落英缤纷般地落入沸滚鱼汤里,一入口面叶柔滑,嚼起来又很筋道。
“小郎君瞧着纤瘦,吃得倒不少!”柳大婶调侃着戚思柔,“小娘子嘴也壮,大婶最喜欢吃得香甜的食客了!不像那些豪族,一个个捏着嗓子吃饭说话,恨不得饿成一把骨头。”
戚思柔点头应和,她每天都来这里吃一顿的原因,一部分因为柳大婶的柳叶银鱼面的确做得弹滑适口,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这位大婶实在是个不要钱的消息贩子,别说是丹阳城里的八卦,就是建康城中的新闻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王谢两家自不必说,那是人间谪仙,皇后娘娘的娘家。”
“荀家与郗家也是有名的豪族。”
“陈家是八俊之后,不过这几年与非人来往频繁。”
“我最看不上庾家,成日瞧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自家穷得山响,全靠卖儿卖女过活。”
“庾家最有钱那支是旁支,娶了据说是明国一位大商贾的女儿,得了好大一注钱财。拿了人家的钱财又抖起来,成日里只会挥霍,前两天听说那位本家来的小娘子,出门两个时辰就用进去四五匹锦!就为了试试看颜色!真不怕遭报应!”
柳大婶最后一段说的是时兴的消息,正巧这一段明月出他们在着陆的时候瞧见了,原来那个一直从门帘子里往外偷看的黄脸小娘子是庾家的本家。
“小郎君是李唐来的吧?可听说了庾家想把女儿嫁给李唐太子?呸!”柳大婶还在继续八卦。
第九十四章 柳叶银鱼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